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临潼区:传承中医药文化 让中医惠及更多群众

临潼区:传承中医药文化 让中医惠及更多群众

2024-01-10 20:40:18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罗文艳记者胡琳)“我膝盖疼痛蹲不下去,以前严重了就去县城医院治疗,但是离得太远,去一趟很不方便。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治疗,方便多了。”1月 8日早晨,在临潼区小金街道欠湾村郭尧卫生室的中医阁里,刚做完针灸、熏蒸治疗的任红峰笑着说。虽然天气寒冷,但前来治疗的群众却排起了长队。

记者看到,欠湾村郭尧卫生室中医阁面积不大,却设有中医诊室、中药房、针灸治疗室等功能区域,配有各种中医特色诊疗设备。“来中医阁治疗的群众大多是颈椎、腰椎、关节炎等方面的问题,为满足群众的治疗需求,我们引进了新的设备,可针灸、艾灸、熏蒸同时进行,治疗效果也好。”村中医阁大夫李军峰介绍。

欠湾村郭尧卫生室中医阁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效、廉”的优势,吸引了不少周边群众前来就诊,让大家“零距离”享受传统中医药健康服务,有效解决农村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中医阁对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畅通中医药服务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强化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截至目前,临潼区有39家村(社)卫生室已完成中医阁建设,每个中医阁配备了 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乡村医生、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可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中医服务需求。

“来,脚尖向上,大腿往上抬,保持10秒。1、2、3……”在临潼区零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馆里,中医馆主任段去病正在给患者赵轩进行腰椎的复位。“在家门口看病除了方便,还能享受医保报销,根本就花费不了多少钱。最重要的是节省时间,不影响工作。” 治疗结束后,赵轩便匆匆忙忙地赶回单位。 “我们的特色是中医理疗康复,2022年我们的中医理疗科被区卫健局评为‘临潼名科’,有不少群众都是慕名而来。”段去病介绍,中医在基层很受群众欢迎,尤其是推拿、拔罐、艾灸、刮痧等中医理疗服务。    “我们虽然是卫生院的中医馆,但设施设备齐全,开设有中医全科、中医内科、中医理疗科等科室,配备中频脉冲电治疗仪、直流电治疗仪、艾灸仪、电动腰椎牵引床、颈椎牵引椅、红外线治疗仪等设备。”段去病说,中医馆可以为群众提供中医体质辩证、中医骨伤康复、中医理疗康复等全面、便捷的中医健康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中医特色诊疗服务。

近年来,临潼区不断提升卫生院、村(社)卫生室的服务能力和品质。随着医保政策不断向基层医疗机构的倾斜,群众在签约的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就诊可享受医保报销待遇,这也让群众更倾向于在家门口就医。

截至目前,临潼辖区31家卫生院均建成中医馆,并配备中医诊疗设备,提供6类10项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实现了中医馆的全覆盖。同时,为加强全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临潼区每年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已累计培训2300余人次。

中医药既是中国传统治病救人的医药学思想和技术,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临潼中学的“扁鹊中医社”里,社团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体验中医药文化,感受中医药的博大精深。据了解,临潼中学围绕“特色课堂”这一核心,开发了相关中医药文化特色课程。同时,联合专业力量成立“扁鹊中医社”学生社团,围绕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和兴趣爱好培养,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医、感受中医、认同中医,增强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自信。  “我们在校园建设中,把中医药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在校园里种了58种中草药,同时全力打造‘扁鹊中医社’,让学生以专业化的体验去了解中医,传承中医药文化。” 临潼中学政教副主任、团委书记雒昭说。

近日,临潼中学还被省中医药管理局认定为首批“中医药文化传播示范学校”。“我们将继续推进基层中医药工作,聚焦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服务能力提升、适宜技术推广等关键环节,进一步修炼内功,不断提高中医药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影响力。”临潼区卫生健康局局长孙尖尖表示,通过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提高群众对中医药的了解和认知,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形成“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良好社会氛围。

(编辑:薛诗彤)

(责编:张宸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