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一三秦网讯(王佑志)一身工作服,成就一生的舞台;一个工具箱,圆满一辈子的梦想。在汉钢炼钢厂除尘车间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总兢兢业业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扛着各样维修工具,穿梭在区域角角落落中,正默默奉献诠释着朴实无华的劳动之美。
敬业“小管家” 平凡岗位亮锋芒
你看,他戴着眼镜远远地走来了,给人永远都是积极阳光的印象,他就是车间维修班钳工—苗亮亮。物资备件管理、成本管控、验货领用、计划申报是他的主要职责,自他接管三百余项物资以来,库房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机旁备件繁杂多样,管起来难度系数大。苗亮亮深知要想干好物资管理就必须深入现场,用他自己的话说:“只有详细了解每个备件材料的用处、用途、用量,才能从根本上盘点清物资。” 所以,区域里随处可见他的的身影。
“只有从源头上掌控好原材料的使用,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浪费。” 这是工作以来苗亮亮最大的心得体会。“我这个人有个习惯,凡事都得记在本上,能让我更好地理清自己的工作思路。” 说着便打开了他那本旧旧的笔记本,里边密密麻麻的记录着各种备件的信息和数量。也正是这股勤奋劲儿,一个小小的截止阀、机械密封放置位置找到它们都已是信手拈来的事。合上宝贝一样的笔记本,便再一次匆匆赶去现场……
“门外汉”到“全能王”的蜕变
“美工刀、尖嘴钳,扳手、电笔......”每天一到岗就认真地准备各种工器具,梳理当日作业内容,严格按照要求做措施,确保万无一失。他从设备点检入手,以攻关技术难题为乐,不但能握“金刚钻”,也能揽得了“瓷器活”,在电、焊、钳多个领域的能手。并在前期天汉工匠比赛中荣获焊工“三等奖”。
面对区域点多面广,任务量大情况下王磊并没有退缩,在安装防爆穿线管、配电柜更换、电机维修、更换瓷瓶等作业活动中能够按期出色完成任务,如今已是公认的“全能王”。
能吃苦、爱钻研是王磊独有的标签,在干电工的这八年时光里,他用业余时间练就了“十八般武艺”如今手上能清楚的看到曾经奋斗留有的“痕迹”。 “打铁还需自身硬,一分辛苦一分才”他笑着说道。
“ 满格电量”你是初夏最美的样子
去年通过公开竞聘钳工工长,时隔三年丁晶再次回到炼钢厂除尘车间曾经奋斗的这番热土上,怀揣着执着劲,续写着他的维修之路。
如果说吃苦耐劳是维修人的基本功,那么精益求精是丁晶对自己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他积极学习电除尘器专业知识,工作中多做、多想、多总结、多改进,坚持“小故障不过天,大故障不过夜”原则辛苦是不言而喻的,设备不等人,随时都要有冲得上去的准备。
“2#炉停炉6小时,需要干什么活赶紧上报”接过停炉信息。丁晶迅速准备起了电除尘器内部检查维护的相关手续。穿上连体衣只露出一双眼睛,一个跃身从人孔钻进了电除尘器内部,对极板、振打装置、刮灰系统,在有限的空间里逐一确认。不断带动着身边更多的人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他是设备的守护者,更是员工的领航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