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李慧)近年来,西安金融电子结算中心始终践行金融为民的服务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及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党委工作部署,紧密联系实际,不断创新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在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强消费帮扶等诸多方面持续发力,为全面推进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定点帮扶村——渭南市大荔县韦林镇韦留村乡村振兴赋能加力。
铺就乡村振兴“康庄道”
乡村振兴,宜居宜业是关键,农村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承载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渭南市大荔县韦林镇韦留村,古朴的关中民居、平坦宽阔的水泥路、一望无际的麦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曾经韦留村一连片区生产路路面凹凸不平,给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也成为制约该村产业发展的“绊脚石”,为此西安金融电子结算中心协调出资20万元,帮助韦留村实现了该生产路路面硬化,建设了“银通路”,打通了村民发家致富的“最后一公里”,方便了韦留村576户2000余人生产生活和出行。西安金融电子结算中心党委书记、理事长罗航海在捐赠仪式上曾指出:“银通路”也是通银路、路通银,寓意着韦留村村民日子越来越红火。
农机助力夏收“加速度”
沃野麦飘香,满地铺金黄。走进麦田,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麦香,金色的麦浪散发出丰收的喜悦。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台“银燕号”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一排排金黄的麦穗被收割机收进“囊”中,切割、剥壳、脱粒一气呵成,现场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今年“三夏”期间陕西雨水较多,对麦收工作造成较大影响,西安金融电子结算中心协调出资30万元捐赠的“银燕号”雷沃谷神四驱联合收割机开足马力,日夜奔忙小麦抢收“战场”,顺利完成了韦留村6000多亩小麦抢收工作,机械化作业不仅让村民告别了劳累的挥镰收割,机收减损也成了粮食增产的“无形帮手”,有力保障了夏粮丰收、颗粒归仓,守住了群众“粮袋子”。
精准帮扶施策“解难题”
乡村振兴寄托着无数梦想和期望,西安金融电子结算中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发展经济、增加村民收入为目标,持续深化定点帮扶工作,积极引导韦留村群众参与进来,提升群众自我“造血”的能力,打好增收致富“组合拳”。
深化消费帮扶。充分发挥韦留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通过“以购代捐”方式将韦留村红萝卜、山药、大枣等特色农产品引入西安金融电子结算中心及下属公司食堂和作为节日福利发放给职工,帮助村民打通农产品销路,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深化产业帮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充分发挥韦留村农业产业优势,先后设立农业种养殖发展基金、产业发展基金,鼓励发展特色、生态、科技、品牌农业,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同时将捐赠收割机所获收益纳入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向村内无就业能力特殊人群进行分红,兜住特殊群体的生活保障、服务保障需求底线。
乡村振兴,金融有为。在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党委领导下,西安金融电子结算中心将继续坚持把巩固脱贫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作为中心工作的重要部分,丰富帮扶举措,提高帮扶实效,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与乡村共同迎接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