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王曼卿)1997年伊始,农发行陕西省分行营业部诞生于荟萃之地古城长安。近三十年来,该行坚定方向、坚守主业,扎根十三朝古都,全力服务地区“三农”发展,锐意进取、砥砺奋进,在风雨洗礼中发展壮大。至2024年10月末,各项贷款余额876.01亿元,位居全省系统首位,成为服务西安“三农”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服务粮食安全,用中国碗端中国粮
自成立以来,农发行陕西省分行营业部始终坚持把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作为自己的立行之本、发展之根,从有效解决“卖粮难”和“打白条”问题,到支持粮油储备建设,再到支持粮油产业链延伸,探索推进粮食产业发展,近三十年来,该行坚守主责主业,在粮食收储、服务粮食全产业链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助力实现端稳端牢中国饭碗。
服务粮食安全主阵地。坚决落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及时足额供应储备增储和轮换资金,发挥好稳定市场的“压舱石”作用。主动服务市场化收购,多年以来,农发行陕西省分行营业部支持了陕西省粮农集团、石羊集团、西粮实业集团等一批优质企业,确保粮食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地位。至2024年10月末,该行粮油贷款余额50.22亿元,支持政策性收储和市场化收购粮油10.64亿斤,近三年来,西安粮油收购市场份额占比由2021年的55%上升到2024年的78%。
拓宽产业链条覆盖面。以国际结算业务为抓手,不断延伸粮棉油产业链条,近五年来,聚焦服务地方企业,累计向粮食进口企业西安邦淇制油科技有限公司开立信用证7.17万美元、办理进口押汇4.91万美元,并于今年实现农发行全省系统内首笔进口代收业务3024.13万美元,有效支持该企业进口大豆126.9万吨。
打造稳产增产丰收田。深入落实“两藏”战略,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关键,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种业振兴支持力度。近五年来,审批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贷款13.37亿元。注重合作共赢,与农发行横山区支行联合投放贷款573万元,支持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向陕西隆丰种业有限公司投放农业小企业贷款750万元,支持种业振兴。聚焦大食物体系建设,投放8000万元重要农产品贷款支持生猪、牛羊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助力乡村振兴,用赤子心圆致富梦
全力服务乡村振兴。南依秦岭、北濒渭水的周至县,原是56个国定贫困县之一,也是当时西安市辖内唯一的国定贫困县,为了让当地贫困群众“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农发行陕西省分行营业部上下同心、倾情协力,主动对接、优先扶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累计投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2亿元,帮扶人口超过5738人,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实现稳定脱贫。“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累计发放扶贫贷款3.6亿元,助力0.6万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摘帽。该行还设立扶贫专干,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等方式,开展走村入户、驻村帮扶,聚焦贫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其纾困解难。多年来帮扶贫困户28人,确保对口帮扶帮到点上、扶到根上。
蓄力促进巩固衔接。“十四五”以来,累计投放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贷款27.65亿元,突出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脱贫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等,向脱贫县投放贷款0.68亿元,投放易地搬迁后续扶持贷款4.48亿元,政策性金融扶贫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在监管部门对全区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中,连续3年获得“优秀”等级。
持续开展脱贫帮扶。积极开展资金捐赠、消费帮扶等行动,助力推进脱贫地区发展。积极开展融情帮扶行动,购买脱贫地区农产品32.92万元,帮助销售脱贫地区农产品138.4万元。同时,鼓励西安鄠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16家有条件企业参与帮扶,引入无偿帮扶资金38.3万元支持定点帮扶县,为乡村振兴建设送去一份心意。
支持绿色发展,用五彩笔绘生态美
助力“秦岭绿”。巍巍秦岭横亘东西,万物生灵与此共舞。素有“国家中央公园”和“陕西绿肺”之称的秦岭,地貌复杂、生态系统多样、生物种类丰富,是北半球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之一。为更好地进行生物研究,保护珍贵的秦岭生态环境,该行高度重视秦岭国家植物园的建设情况,2018年,秦岭国家植物园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建设项目获批林业资源开发与保护贷款3亿元,并于同年2月实现了全省系统林业类贷款的首笔突破,有力地支持了秦岭植物园基础设施及生态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推动“黄河治”。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是全世界泥沙含量最高、治理难度最大、水害最严重的河流之一。农发行陕西省分行营业部积极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聚焦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围绕“保护”和“治理”两个方向,持续不断引流政策性金融资金支持山川河流生态保护,近五年来,该行投放黄河流域大保护贷款128.16亿元,贷款余额达118.97亿元。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南岸绿带绿化项目立足区域自然生态底色,将生态绿网与城市发展相互交融,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风景林带。2022年11月,该项目获批贷款4亿元,并于同年12月实现首笔投放1.04亿元,助力实现水质达标及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的双重目标,如今漫步在渭河南岸,入目皆是橙红橘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亲水生态绿廊。
实现“天空蓝”。该行积极支持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人居环境整治、农业资源集约循环利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等领域,把绿色效能转化为发展动能。近五年来,累计发放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贷款18.13亿元,进一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聚焦清洁能源、创新绿色金融,支持了一批清洁能源项目,如沣西新城丝路科创谷综合能源供应站等,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紧跟国家战略,用大步伐走政策路
共绘区域协调发展新图景。西安奥体中心西区项目位于西安国际港务区内的灞河东侧,为进一步完善区域体育基础设施配套,逐步打造“西马”、“城马”、“一带一路”和“丝绸之路”等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和商业吸引力的特色体育IP,2020年4月以来,该行累计投放8亿元支持项目建设,持续提升西安国际港务区城乡一体化水平。
助力长安号国际班列“带货忙”。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西安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通道、节点作用。西安自贸区“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始发于西安国际港,运行于中亚五国以及“一带一路”国家。2022年5月以来,该行累计投放7亿元流动资金贷款,“贷”动满载集装箱货物的“长安号”驶出西安国际港站,奔驰在欧亚大陆上,让丝路合作伙伴、相关地区搭上了“一带一路”发展的“快车”。
支持“三大工程”显担当。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大工程”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工具职能,该行第一时间组建专班,积极对接西安市城中村工作专班、城改办、住建局及重点客户,与地方政府、企业客户搭建起了多层级、常态化、高效率沟通机制,合规推动项目实施。至2024年10月,获批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项目61个、592.95亿元,实现投放184.45亿元,支持建设安置房107880套,惠及村(居)民35089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