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薛凯)2024年1-11月,陕西省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直接投资实体经济领域的人民币跨境使用取得了显著进展。随着人民币在跨境收付中的占比不断提升,服务陕西涉外企业的数量也稳步增长。特别是在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尤其是中亚地区的合作中,人民币结算日益深化,立足陕西、面向中亚、服务全国的人民币资金结算功能中心作用初现,为陕西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了强劲动力。
为推动陕西实体经济人民币跨境使用取得新发展,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多次召开会议,指导银企在跨境货物、服务贸易和投资中扩大人民币使用。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的积极性。据统计,2024年1-11月,跨境人民币服务企业数达到2736家,同比增长11.72%;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达到954.97亿元,同比增长8.27%。其中,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收付573.42亿元,同比增长17.82%;服务贸易跨境人民币收付92.67亿元,同比增长67.75%;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收付61.74亿元,同比增长49.02%。人民币跨境收支在本外币跨境收支中的占比达到27.36%,较去年年末提高了2.33个百分点。
在鼓励银行创新产品方面,陕西跨境人民币业务实现了新突破。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指导银行以企业实需为导向,不断丰富跨境人民币金融产品,持续优化人民币使用环境。多家银行推出了具有创新性的跨境人民币业务,如浦发银行西安分行为长安信托办理了全省首笔RQDII(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中长期债券1.8亿元,有效规避了汇率风险并节省了汇兑成本。此外,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浙商银行西安分行、招商银行西安分行等也分别推出了具有竞争力的跨境人民币业务,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提升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质效方面,陕西创新开展了两个“率先”。一是率先建设“跨境人民币示范网点”,推出了一系列便利化举措,如硬件升级、专柜专员、“本币优先”减费让利等,帮助企业更好地规避汇率风险、节省财务成本。据测算,1-11月跨境人民币业务帮助陕西企业节省汇兑、锁汇成本约2.89亿元。二是率先开展“跨境人民币+信保”落实“本币优先”,联合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陕西分公司在多项业务中对跨境人民币业务企业采取优先承保、优先理赔等扶持措施,惠及信保投保企业54家。
此外,陕西还深化了人民币资金融通,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金融机构的同业合作达到了新高度。截至2024年11月末,陕西4家金融机构为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孟加拉国等国家的金融机构开立了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8个。同时,陕西金融机构还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金融机构开展了人民币代理清算467笔,累计收支9.8亿元,涉及全国多地241家企业。这些举措进一步提升了陕西在跨境人民币业务中的影响力。
自2011年开办跨境人民币业务以来,截至2024年11月末,陕西已与114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了人民币跨境收付业务,累计收付金额达到2529.73亿元,占全省跨境人民币收付的39.81%,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1.59个百分点。这一成绩充分展示了陕西在跨境人民币业务方面的实力和潜力,也为陕西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望未来,随着陕西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合作的不断深化,跨境人民币业务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与发展,为陕西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