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5日,正值寒冬时节,一场艺术的盛宴却在陕西省美术馆热烈上演。此次“百青”文艺家新作展,展示了70余位参展艺术家近年来的艺术足迹与创作成果,作品涵盖了美术、书法、摄影、民间文艺、文艺评论、电影、电视等多个领域。形式多样的作品不仅展现了艺术家们砥砺前行的精神风貌和创作态度,更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享受。
十年磨一剑
“陕西省百名青年文艺家扶持行动”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艺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是推动陕西文化强省建设,推进文艺事业繁荣发展重要渠道。自2014年启动以来,累计拨付扶持资金3700万元,先后扶持168名青年文艺人才,涵盖戏剧、音乐、美术、书法、摄影、舞蹈、曲艺、民间文艺、文艺评论、杂技艺术、电影、电视艺术等多个艺术领域。
这十年间,省文联精心打造集培训、采风、展览、展示、演出等于一体的综合培养体系,不断为青年文艺家的成长搭建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一大批优秀文艺人才脱颖而出,在各类大型展演赛事中屡获殊荣,精品佳作迭出。他们活跃在我省乃至全国的各类文艺活动中,充分彰显了我省青年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书法家王劲去年初入选“百青”后,将大量精力投入艺术创作。去年获第四届陕西书法奖的金奖,还获批百青的“二十四节气诗文书法创作项目”。每个节气他都会创作诗文,再用书法方式呈现。此次参展作品之一就是他为该系列写的前言,以“赋”的形式记录创作感悟。“通过‘百青’平台的鞭策与指引,不论是眼界站位还是艺术创作都得到了大幅的提升。”王劲言辞恳切。
“百青”文艺家成为中坚力量
在陕西“百青”平台的扶持下,我省青年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守正创新,用一大批既具秦风秦韵又叫好叫座的精品力作,擦亮文学陕军、长安画派、西部影视、陕北民歌等特色文化品牌,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以苗阜、王声、卢鑫、纪明亮、熊竹英、杨锦龙、张珲为代表的陕西曲艺异军突起,连续5届斩获11项中国曲艺牡丹奖;田波拍摄的电影《柳青》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李军梅、李小青、杨升娟、王航摘得中国戏剧梅花奖;郝亮亮、张丽获中国音乐金钟奖;岳奇获中国书法兰亭奖;白辰获中国摄影金像奖;张忠华获中国电影华表奖,白志强获中国电影金鸡奖;在话剧《路遥》《柳青》《白鹿原》《平凡的世界》,舞台剧《长恨歌》等获国家大奖的剧目中,李俊强、薛雷凯等一大批百青人才已担纲主创、主角,成为顶梁柱。在国家和省级评奖活动中,“百青”文艺家共获得奖项500余个。21人担任直属文艺家协会的主席团成员。经过十年时间的持续发力、积累沉淀,“百青”文艺家已成为陕西文艺的主角和骨干,“百青”文艺家扶持行动也成为了陕西文艺人才培养的名片,陕西文艺园地充满活力,朝气蓬勃。
数说百青
累计拨付扶持资金3700万元,先后扶持168名青年文艺人才,涵盖戏剧、音乐、美术、书法、摄影、舞蹈、曲艺、民间文艺、文艺评论、杂技艺术、电影、电视艺术等多个艺术领域。
在国家和省级评奖活动中,“百青”文艺家共获得奖项500余个。21人担任直属文艺家协会的主席团成员。
本报记者 夏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