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舒适化诊疗:让老幼患者告别“看牙恐惧”

舒适化诊疗:让老幼患者告别“看牙恐惧”

2025-04-29 19:04:58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成东丽)在传统口腔诊疗中,尖锐的注射刺痛、金属器械的刺耳声响,以及手术带来的紧张氛围,常常让老年人和儿童患者望而却步。如今,舒适化口腔诊疗正成为口腔医疗领域的前沿发展方向。近日,记者走进医院,深入探访这项创新诊疗模式的实践与发展。  

舒适化口腔治疗 为儿童打造温馨的诊疗体验

4月25日,记者来到了碑林德雅口腔门诊部,映入眼帘的儿童候诊区宛如童话世界。色彩鲜艳的桌椅错落摆放,琳琅满目的玩具、书籍与绘本有序陈列,明快温馨的色调营造出轻松氛围。田芙蓉护士长介绍,这些精心设计旨在有效缓解儿童就诊前的恐惧与焦虑情绪,让孩子们在等待时便能放松心情。

步入儿童诊室内,同样充满了人性化的温馨元素。造型可爱的橘色儿童座椅、充满童趣的贴纸装饰,以及兼具科普功能的趣味玩具,无不彰显对儿童心理的关怀。据介绍,在治疗过程中,诊室内的显示屏还会播放孩子们喜爱的动画片,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治疗。而在治疗结束后,医生会为孩子们送上精美的护牙小玩具,以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谈及儿童舒适化医疗,德雅口腔门诊部刘宝娟老师表示,这一理念已成为近年来口腔医疗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儿童舒适化医疗涵盖广泛,主要体现在两个核心层面:在心理安抚方面,医生需以温和亲切的态度、耐心细致的沟通方式,与小患者建立信任,帮助他们克服紧张情绪;在技术操作层面,则要求医生凭借精湛娴熟的技艺与轻柔精准的操作,最大程度减轻儿童在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这两大关键要素,与医疗机构的环境创设以及专业人员的综合素养紧密相关。

在实际操作中,针对儿童患者,全身麻醉(静脉麻醉)是常见的舒适化治疗手段之一。在实施静脉复合麻醉前,医护人员会对儿童进行全面细致的身体检查,严格评估其身体状况。不过,这种麻醉方式并非广泛适用于所有儿童,存在明确的适用范围。对于多牙龋坏并且无法配合治疗的患儿,医生通常会建议采用静脉复合麻醉。例如,当儿童满口20颗乳牙中,有7—10颗甚至全部牙齿出现严重龋坏,进而影响到咀嚼、睡眠、生长发育,乃至未来颌骨发育时(乳牙咬合问题会直接干扰恒牙萌出与颌骨正常发育)急需解决,这种麻醉方式便成为必要选择。

此外,对于那些极度不配合治疗的儿童,为避免出现器械划伤、脱落,或儿童误吸、过度哭闹等意外情况,尤其是面对营养状况良好、哭闹时力量较大的七八岁儿童(强行约束可能导致肢体损伤,传统方式难以奏效),医生也会谨慎考虑采用静脉复合麻醉。

然而,许多家长对麻醉存在误解,担心使用麻药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但从科学依据来看,目前并没有任何研究证据表明,牙科治疗或手术中使用的麻醉药物会导致儿童智力低下,二者之间并无直接关联。

值得注意的是,开展静脉复合麻醉对医疗机构有着较高要求。以三甲医院为例,其拥有专业完备的麻醉团队。而其他医疗机构若想开展该项治疗,需满足一系列严格条件。在麻醉实施前,必须对儿童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以确保整个过程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家长和患者都应摒弃“完全无痛”这种不切实际的观念,理性看待儿童口腔舒适化治疗。

多学科协作 高龄慢病患者无痛解“齿”忧

七旬的王大爷长期被几颗松动、疼痛的患牙折磨,却因复杂病史求医无门。作为心脏支架术后患者,他还同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疾病。在传统诊疗中,拔牙前需停用抗凝药物,这无疑会大幅增加血栓风险;而牙痛刺激更可能引发心血管意外,让许多医院对其治疗慎之又慎。得知通用环球中铁西安医院开展无痛舒适化诊疗后,王大爷终于鼓起勇气再次求医。

接诊后,医院高度重视这位特殊患者,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机制。口腔科联合手麻科、心血管内科组建专家团队,通过多轮病例讨论与风险评估,为王大爷量身定制"舒适化微创拔牙"方案。手术当日,麻醉医师全程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口腔科医生则运用微创技术精准操作。在舒适、无痛的状态下,困扰王大爷许久的患牙被顺利拔除。术后,医护团队还耐心叮嘱饮食注意事项,提供全方位康复指导。

"高龄、复杂基础疾病不再是口腔治疗的禁区!"口腔科主任侯少慧表示,随着舒适化诊疗技术的成熟,通过多学科协作、精准风险评估和微创操作,即使是高难度病例也能得到有效治疗。医院将持续践行"以技术守护健康,用温度治愈恐惧"的服务理念,让更多患者在舒适中重获口腔健康。

(编辑:舒悦峰)

(责编:张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