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一场文学与生活的诗意碰撞

梁新会散文集《风动一庭花》新书分享会在西安举办

一场文学与生活的诗意碰撞

梁新会散文集《风动一庭花》新书分享会在西安举办

2025-05-05 15:38:37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王娇莉)5月4日下午,“庭花逐风绽 心笺共书谈”——梁新会散文集《风动一庭花》主题分享会在长安书院举行。与会嘉宾围绕该书的题材、结构、语言等方面,以及散文创作地域文化传承与经典阅读展开深度对话,呈现了一场文学与生活的诗意碰撞。

陕西省作协副主席、西咸新区作协主席王海在致辞中表示,在快节奏的当下,梁新会始终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笔触捕捉生活之美,其作品不仅为读者带来美的享受与思想启迪,更为陕西文学注入新活力。他勉励作家以新书为起点,继续探索创新,并呼吁读者从经典文字中汲取精神力量,“让文学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  

作者梁新会在分享创作感悟时坦言,其写作源泉来自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对经典的深度阅读。她介绍说,“在编辑建议下,我将原稿200余篇散文按‘乡土-哲思-女性’三大主题重构,最终精选58篇成书。第一辑‘一方水土’是写给故乡的,故乡永寿是我的根,是我的出发地和精神源头,也是我永恒的写作主题;第二辑‘高山流水’是采风旅游随笔,是大自然带给我的冲击,是灵光一闪,也是仵埂教授所说的莫名的惊诧,代表的是诗与远方;第三辑‘临水照花’是我读书时的心得体会,是理想世界与现实生活的短兵相接,是思考和收获,也是我向经典致敬的方式。李敬泽先生说写作有三种方式。第一是自由自在,是无拘无束地享受写作。第二是确有所见,是有新意有独特的发现。第三是DeepSeek写不出来,我想就是‘平凡中的壮阔’,是人心的幽微、人性的复杂和命运的变幻无常。我想第三种是我们文学朝圣者攀登的方向,或者说是终极目标。”

“梁新会散文集《风动一庭花》的出版是陕西散文界的一大收获。”在嘉宾交流环节,陕西省作协副主席朱鸿率先发言,他从该书的题材、结构、语言三个方面展开探讨,“梁新会的散文作品清新、明净而生动,且有一种从大地渗出的气息。她的散文作品题材选择非常广泛,在生活中、读书的过程中只要有感受她就能提笔成章。”谈及散文创作,朱鸿认为,陕西女性散文家正以独特的个体意识革新文体表达,在保持地域特质的同时融入现代生活体验,形成鲜明风格。同时,他建议众多创作者“少引名家名言,多写真实感受”,通过语言的自然锤炼传递独特生命体验。  

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陈长吟表示,“梁新会的散文作品表现了她对故乡、对山水和对小说《红楼梦》的情感,文中内容真挚,语言通畅,清新自然。”同时,陈长吟还提出了三点建议,“希望梁新会在今后的创作中,题材选择上视角新颖,更有新意;结构上进行更多大胆探索;语言上再新锐一些,打破常规,希望她可以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著名文艺评论家仵埂表示,一个作家有她与生俱来的气质,而梁新会的文风是温暖的、清浅的。“书中第一部分写童年往事,写得很真切,唤起了我的童年记忆。第二部分写各地风情,分享她的所见、所思、所感,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她对生命的深刻反思和哲理思考。第三部分是她对小说《红楼梦》的自我解读,她以女性视角关注女性命运,展现出独特的人文关怀。”  

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鹏程作为梁新会的同乡及校友,称其笔下故土“充满共鸣的温暖”,他说,梁新会用真情实感将家乡记忆升华为一种普世情感,非常的用心。  

活动现场,来自不同领域的读者代表畅谈阅读体悟。西咸新区作协代表凌晓晨感慨书中陕西民俗的鲜活再现,媒体人吕志军评价其文章“以真诚之心传递善美力量”。碑林区作协副主席冯兆龙动情地表示:“翻开第一章,故乡的烟火气便扑面而来。”梁新会的母校老师张剑欣慰于学生以文学反哺教育,教师作家白玉稳则强调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启示价值,真诚的作品总是在不经意间引发大众的共鸣。  

据悉,梁新会的散文集《风动一庭花》由北京国文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精选了作者梁新会十余年来创作的五十多篇优秀作品,反映了她对自然万物的体察,对情感表达的探索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长安书院供图)

(编辑:吕媛媛)

(责编:荆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