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马佩佩)5月2日,由陕西省艺术研究院主办的
西安鼓乐起源于唐代,其形成与唐代的宫廷音乐、佛教音乐和民间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安史之乱后,宫廷乐师流落民间,将宫廷音乐与民间音乐相融合,逐渐形成了西安鼓乐。西安鼓乐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多次兴衰,但始终在民间得以传承。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西安鼓乐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和挖掘整理,使其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2009年,西安鼓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为西安鼓乐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
开幕式上,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秦风鼓乐社团成员身着传统服饰,与长安何家营鼓乐社、莆田十音八乐乐团、洛阳海神乐社等多地非遗传承团体合作,以
除了舞台表演,社团师生还积极参与非遗互动体验区活动,为游客讲解鼓乐知识,指导他们尝试演奏乐器。同日开馆的西安鼓乐博物馆中,社团成员吕青歌被清代手抄乐谱深深触动:“我意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一定要让更多人听到这千年古韵!”
带队教师赵晨泉表示,社团未来将继续探索非遗与现代艺术、数字技术的融合,通过短视频、文创设计等形式,让古老艺术焕发新活力。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长期重视非遗教育,此次社团的精彩表现,不仅展示了教学成果,更体现了青年学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担当。
此次活动以“非遗展演+沉浸体验”的模式,推动非遗从保护走向活化,既是非遗保护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对音乐文化交流的致敬,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创新范本,为传统文化注入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