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阮班慧)五·一假期,西安博物院迎来了一支特殊的志愿服务团队——首批“小小志愿者”正式上岗。这群平均年龄仅10岁的孩子,身着统一制服,用稚嫩的声音,自信地为游客讲解文物故事,这些小身影成为西安博物院里一道流动的风景,赢得了众多游客尤其是青少年的关注和喜爱。


在成长中增强文化自信
“以前,我只知道西安是古都,有很多名胜古迹,通过这次给游客讲解,我才真正走进了文物世界,走进了历史,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厚重和伟大。”小小志愿者范霖萱说。
一位小小志愿者的家长告诉记者,让孩子到西安博物院当小小志愿者,主要是想让孩子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锻炼孩子的胆识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孩子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
“当很多游客围着我,认真听我讲解,听得入神的时候,我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感觉自己一下长大了。”小小志愿者范霖萱告诉记者。


用童真视角诠释千年文脉
“小小志愿者”们在首次讲解服务中,孩子们热情地引导观众参观游览,用生动易懂的语言介绍小雁塔、荐福寺以及博物馆中诸多文物背后的文化密码。一位来自河南的游客赞叹:“小朋友讲解时眼里闪着光,让我们对文物有了全新的理解!”
对于青少年游客而言,这种“同龄人带动同龄人”的模式打破了单向讲解的局限,让历史知识更具亲和力。讲解现场,不少家长咨询后续志愿者招募信息,希望孩子也能参与其中。
志愿者团队负责人表示,西安博物院小小志愿者团队将在周末及节假日常态化开展服务,随着暑期临近,这批文化小使者将继续用童真视角诠释古都西安的千年文脉,为博物馆教育注入新鲜活力。


小身影成为西安博物院里的大风景
“瞧!眼前这只金灿灿的小羊漂亮极了!其实这只是西汉时期的一件灯具,名叫鎏金羊灯。一只胖胖的绵羊,紧紧地卧在地上,乖巧又可爱……”
“讲得真棒!”游客们纷纷竖起大拇指为眼前这位身高不足1.3米的小小志愿者点赞喝彩,这是5月5日,小小志愿者田田在西安博物院给游客们讲解时的情景。

当日,记者在西安博物院的展厅看到,每当小小志愿者们讲到精彩之处,他们总会手指文物,深情地带领游客一起穿越时空,仿佛回到了汉唐那个辉煌的时代。这种沉浸式的讲解,不仅让游客们听得津津有味,更赢得了阵阵掌声和由衷的赞叹。


据悉,为进一步发挥西安博物院社会教育职能,打造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小小志愿者队伍,为观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今年3月西安博物院开展了小小志愿者选拔活动,这些小小志愿者从159名小小讲解员中脱颖而出,正式成为“西安博物院志愿者团队”中的首批“小小志愿者”。他们前期学习了青铜器、陶俑、丝路文物等重点展品的历史知识,并接受了语言表达、礼仪规范等专业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