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夏明勤)30年前,电影《红河谷》用血色浪漫定格了藏汉儿女共御外侮的壮烈。30年后,这部曾斩获百花奖的史诗级IP,将以高亢激越的秦腔唱响雪域传奇。5月7日上午,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精心筹备的秦腔现代剧《红河谷》建组仪式,在该院三团排练场盛大开幕。这部改编自冯小宁编剧、导演并荣获第二十届大众百花奖同名经典电影的作品,将推出“梅花版+青春版”双版制作,让古老秦腔在民族史诗中传承发展。

顶级阵容集结 共塑秦腔艺术新典范
该剧集结国内顶尖创作力量:知名编剧王宏操刀担任该剧编剧,知名导演艺术家黄定山担纲总导演,力求实现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舞台美学的深度交融。


建组仪式上,编剧王宏在分享创作心路历程时表示,秦腔现代剧《红河谷》是秦腔剧种对全民族、多地域题材的创新呈现,生动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创团队选择以丹珠作为女主角,正是看中这一角色丰富的戏剧性与独特魅力,能与秦腔艺术特色完美契合。同时,剧中将融入诸多电影未涉及的全新细节,令人备感期待。王宏强调,戏曲改编绝非简单复刻,需在原作基础上实现艺术升华,突出剧种特色与创作者的个性化解读。
经典IP焕新 谱写民族史诗新篇章
电影《红河谷》曾以宏大叙事与深刻的人性刻画,打动无数观众。此次秦腔改编充分发挥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艺术特性,巧妙融合西藏民族音乐元素与秦腔传统板式,在唱腔设计、舞美呈现等方面大胆突破地域文化界限,展现国际化艺术视野。

总导演黄定山在阐述创作理念时指出,此次创作面临三大挑战:古老秦腔的现代表达、电影艺术向戏曲艺术的转化,以及适应现代观众群体变化与戏曲传播多元化需求。尽管前路充满未知,但他与主创团队满怀热忱,将携手探索秦腔《红河谷》的独特艺术表达,这也正是艺术创作的魅力所在。
双版并行传承 续写秦腔艺术新辉煌

作为梅花版《红河谷》女一号丹珠的扮演者,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梅在仪式上表达诚挚谢意,感谢电影《红河谷》编剧导演冯小宁老师的信任与支持,以“零稿酬”授权为改编创作提供坚实保障。她强调,《红河谷》题材具有世界性,其所传递的人性之美、民族向心力与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研究院将充分发挥秦腔艺术优势,全力打造精品剧目。同时,该剧将推出梅花版与青春版,通过“以戏带人”的方式,由主创团队对青年演员进行悉心指导,助力戏曲艺术传承发展,力求创作出留得下、传得开、唱得响、走得远的经典佳作。

目前,该剧已紧锣密鼓展开排练,预计年中与观众见面。建组仪式后,主创团队透露,将运用虚实结合的多维现代舞台空间,生动再现雪山、经幡等藏地特色意象,致力于将该剧的美学水准提升至全新高度,有望成为新时代秦腔现代化转型的标志性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