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夏明勤)诗意长安童声起,童心筑梦韵飞扬。5月17日,由十月少年文学杂志、陕西省诗词学会、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儿童文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少年月刊》杂志社、陕西广播电视报、南方出版社协办,西安市长安区第一小学、陕西少儿诗社、唐小诗童诗社承办的2025长安童诗论坛暨第七届“长嘉杯”全国少儿诗歌大赛颁奖典礼在西安市长安区第一小学举行。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刘卫弘、副总编辑、《十月少年文学》副主编冷林蔚、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人文学院院长牛文明,副院长、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赵燕等文学界、教育界、出版界、媒体界以及部分获奖选手代表400多人参会。
鼓震山河 声动长安。长安一小的少年们以一场气势磅礴的《铁血铁木真》表演,为活动拉开了精彩序幕。
活动现场,长安区第一小学校长陈阿莉致欢迎词,向参会嘉宾致谢,强调儿童诗歌育人价值,展望深化教育、创新教学,呼吁各方助力儿童诗歌教育升级。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辑、《十月少年文学》副主编冷林蔚高度肯定第七届“长嘉杯”诗歌大赛成果,盛赞小选手们的诗歌创作充满童真与想象力。《十月少年文学》将持续为孩子们搭建展示平台,通过专题刊发作品等方式,让阅读与写作成为陪伴成长的温暖力量,共同守护孩子们的文学梦想,以诗意滋养心灵。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赵燕老师分享参与《童诗日历2025》编审的感受,肯定童诗展现的母语之美与生活诗意。她表示,研究中心将继续深耕儿童文学教育为“书香西安”全民阅读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今年还将以“童诗+公共空间”的形式诠释“童诗里的长安”,让西安地铁成为流动的诗意课堂。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十月少年文学》编辑童子老师围绕诗歌命名与定义,为小诗人明晰创作方向。鼓励孩子们多搜集词汇、记录生活,并建议通过大声朗读感受诗歌韵律。谈及创作要点,他强调“准确、真实、直接、传情”,呼吁在灵感降临时及时捕捉,让文字成为心灵的真诚表达。
宝鸡实验小学校长崔婷以“童心诗社”为例,分享诗教实践路径。指出当前儿童诗教面临的困境,提出以“以诗润心、以美育人”回应时代美育需求。构建“312”课程体系,同时建议完善多元评价机制,整合家校社资源,让儿童诗成为美育落地的生动载体。
据大赛组委会负责人介绍,“长嘉杯”全国少儿诗歌大赛,于2025年3月5日—4月15日面向全国小诗人征稿。本次大赛共收到河北、山西、黑龙江、陕西、甘肃、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北京、上海、重庆全国19个省份、180所学校和机构,3万多名学生的6万多首童诗,组委会邀请童诗编辑、一线诗教老师、著名诗人以及有多年童诗研究经验的学者,经过四轮筛选,最终评选出咸阳市华星小学王诗琳等全国990位小诗人的诗歌作品。其中一等奖46名,二等奖111名,三等奖167名,入围奖666名。
本届大赛部分原创童诗作品,将择优刊登到《十月少年文学》《少年月刊》《人民日报海外版·北欧时报》(大赛专版)、《陕西广播电视报》(大赛专版)等报刊,同时将择优入选《每日一首儿童诗》(南方出版社出版)、《童诗三百首》(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童诗里的长安”西安地铁童诗专列以及《童诗里的长安》童诗集。
颁奖环节聚焦诗歌教育生态全链条,现场为积极推动诗教的学校授予牌匾,表彰其在儿童诗歌教育领域的引领作用;为深耕一线的教师颁发“优秀诗教老师”奖,致敬他们以诗意启迪童心的匠心付出;为获奖小诗人颁发证书和《十月少年文学》杂志,鼓励他们继续以诗为翼,书写更多充满想象力的童年篇章,让诗意伴随成长。
大赛组委会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对童真诗心的礼赞,更是一次儿童诗歌教育的全景式展示。未来将继续携手社会各界,以文学为帆、以诗意为舵,让更多孩子在文字的海洋中扬起理想之帆,让儿童诗歌的星光永远照亮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