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段菲 记者 成东丽)近日,渭南师范学院莫斯科艺术学院“心系折翼天使 用爱共筑成长”实践团,在西安市鄠邑区石井镇明慧阳光家园智障人士农疗基地开展了一场以奥尔夫音乐疗法为特色的互动活动。该活动聚焦孤独症儿童的情感需求,通过节奏游戏、肢体律动等轻松有趣的形式,用音乐搭建沟通桥梁,助力孩子们敞开心扉。
活动现场,实践团成员依据奥尔夫音乐疗法的“即兴性、参与性”,设计了一系列贴合儿童特点的互动环节。没有复杂的乐器,简单的铃鼓、沙锤与孩子们的拍手声、跺脚声组成了天然的“乐队”。实践团成员先带领孩子们玩起“节奏传递”游戏——用拍手打出简单节拍,再由孩子们模仿传递,逐渐引导他们从被动跟从到主动创造。
针对孤独症孩子不善表达的特点,成员们特别加入了肢体律动环节:播放欢快的旋律时,大家一起模仿小鸟飞、小鱼游的动作;遇到舒缓的乐曲,便轻轻摇晃身体,感受音乐的起伏。
实践团成员张婉铭介绍:“奥尔夫疗法最特别的是不要求‘完美表演’,而是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比如这个敲鼓的孩子,一开始总是用力过猛,我们就陪着他一起调整力度,现在他已经能跟着节奏轻轻敲击了。”现场,一位孤独症儿童在铃鼓的引导下,首次主动牵起志愿者的手,跟着节奏晃动,这一细微的进步让在场的老师和实践队员深受触动。
据了解,此次活动是实践团结合特殊儿童康复需求设计的特色项目。团队负责人段菲表示,音乐是跨越语言的情感载体,希望通过奥尔夫疗法,让特殊儿童在音乐互动中感受安全感与愉悦感,逐步提升社交能力。
活动尾声,孩子们与实践团成员围坐成圈,用手中的乐器共同奏响简单的旋律。虽不完美,却充满了真诚与力量——这曲由音乐编织的暖流,正悄悄打开特殊儿童的心扉,让他们在节奏与欢笑中感受世界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