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南郑税务:从接班人到掌门人 一位青年企业家的合规发展之路

南郑税务:从接班人到掌门人 一位青年企业家的合规发展之路

2025-07-17 11:09:55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胡枭 记者 陈立英)近日,在迪拜世博园中国馆举行的“织梦千年——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展”的序厅,一尊名为“时空”的沙漏型装置格外引人瞩目,这尊沙漏型装置正是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中藤编所编制而成的。

“汉中藤编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其制作精美、工艺考究的背后,既承载着一代代藤编手艺人对卓越品质的追求,也离不开我们新时代藤编手艺人在创新之路上的探索。”作为汉中藤编非遗传承企业陕西良顺匠心实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90后小伙陈凌凯对藤编工艺发展有着自己的见解。

据了解,自2018年大学毕业后,陈凌凯就接过了汉中藤编产业发展的接力棒,他带领返乡创业大学生组建电商团队,成立电商工作室,在淘宝、京东、抖音等多个平台销售藤编工艺品,从包装、物流不断完善藤编制品。2019年,西班牙某奢侈品牌看中了他们的棕扇,订购了1万把送给了其品牌的VIP客户,后来阿迪达斯、特斯拉、泸州老窖等国内外知名品牌也纷纷抛来合作橄榄枝,汉中藤编声名远播。2023年,陈凌凯当选了汉中市南郑区青联委员,带领公司为当地提供近百个就业岗位,带动当地1600余户居民平均增收15000余元,推动了藤编技艺的传承与发展。2024年,公司线上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产品远销西班牙、丹麦等国,甚至成为国际奢侈品品牌定制礼品。

除此之外,陈凌凯还考取了中级工艺美术师,与妻子唐芳一道联系高校建立产学研基地、专家工作站、大师工作室,陈凌凯也成了“汉中藤编非遗文创及保护创新团队”的带头人,带领团队取得“藤椅坐面回弹透气设计”等10个实用型专利,用科技赋能古老非遗再焕生机。如今,南郑区藤编产品年生产量可达18万余件,年均销售额达5000余万元。

在陈凌凯的办公桌上,记者见到除了各式各样的藤编产品设计草图外,还有一份特殊的笔记本摆在显眼位置,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纳税申报时限、农产品收购发票开具规范等企业税务合规的相关问题。据陈凌凯介绍,上个月他参加了汉中市南郑区税务部门组织的合规纳税课堂,学习了纳税申报要求、研发费用归集以及增值税发票合规管理等知识,这份笔记便是他的学习成果,也是在闲暇之余反复钻研的读物。

“税务合规对企业来说,不是多出来的成本和费用,而是实实在在的竞争力。”据了解,在陈凌凯的主导和税务部门的帮助下,良顺匠心实业公司出台了涵盖流程规范、发票管理、供应链审核在内的企业合规管理制度手册,一项项规范制度让企业始终在合规轨道上平稳运行。

“一张流程图”

制定涵盖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销售、发票管理、税务申报等各个业务环节的详细财务流程和税务操作流程,明确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要求和时间节点,确保入申报数字准确,符合要求。

“一份档案袋”

为130余户藤编种植户和主要代加工农户制定信息档案,记录其基本信息和交易相关情况,确保收购发票开具规范。

“一次审核关”

由该公司财务负责人对发票开具进行终审,严格按照税法规定如实开具发票,坚决杜绝虚开。加强对合同和供应商资质的审核,从根源上减少外部风险。

一系列的举措铺开,让企业的每一笔交易都有经得起检验的底气,让企业的每一次创新都有合规经营的支撑,企业的发展也步入了快车道。2024年,陕西良顺匠心实业有限公司实现销售额达6000余万元,其中出口销售额超过600万元,辐射带动就业6000余人,助力周边群众年增收1.2至3万元。

“我希望通过我的产业,不仅能为当地经济注入活力,更能吸引更多人加入到藤编的传承队伍中来,共同守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已经成为陕西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副秘书长的陈凌凯对记者说道。

(编辑:李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