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高艳妮 记者 和平)7月17日,在陕钢集团龙钢公司生产一线,产品“出关”的最后战场,“钢铁卫士”们正以专业与执着书写着对品质的极致追求。
称重标牌工孙晨辉正在为钢材焊接标牌
标牌为证,他用较真标注每一处细节
清晨6点30分,棒一成品库房内,称重标牌工孙晨辉早早攥着标牌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可别小看这标牌,产品规格、批次、屈服强度全在上面,半点疏漏不得。”他介绍时满眼较真。每完成一批挂牌,便直起身扯扯黏在后背的工装,裤膝磨白的毛边微微卷起,这是无数次屈膝焊接的印记,记录着他与钢材相伴的每个日夜。作为钢材出库前的“终审官”,他抠到极致的细节就是品牌形象的直观窗口。
质检员袁均祥正在测量钢材几何尺寸
卡尺为刃,他用匠心锻造每一寸筋骨
“抽检!”他屈指叩了叩钢筋表面,卡尺开合间报出读数:“17.1、17.3、17.1、17.4、17.3,合格。”这是质检员袁均祥十年如一日的动作,时间为正午12时,取样、测量、录数,电脑屏幕上映着他蹙起的眉峰,每个数字都要过目三遍。“钢材表面不能有瑕疵,立刻停机换辊!”他的声音严肃而锐利。待钢材达标,他才直起身,袖口汗渍已洇成深褐色云纹。高温里重复千万次的弯腰、抬手,灯光下逐字校验的记录,他早已将“匠心”锻造成钢材的内在筋骨,沉默却坚不可摧。
装车工王世杰正在核对装车票据
担当为魂,他以执着守护每一段征程
装车,是钢材出厂前的最后一关。高线车间内,装车工王世杰化身质检哨兵,用执着筑牢“禹龙”品质防线。每日近6000吨钢材、100余车次出库任务,他从不懈怠。“400E与500E、φ18与φ20,必须一眼辨明。”汗珠从额头滚下,他抬手一抹,目光仍紧锁钢捆,核对订单与装车的型号、数量,确认无误才放行。这车刚收尾,便转身指挥下一辆。这份执拗与严谨,为“禹龙”钢材的千里征途系紧了“安全带”。此刻,他正以高温下的坚守,筑就着“禹龙”品质的坚固城墙。
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更无惧高温炙烤,他们用专注与担当筑起品质长城,让“禹龙”品牌在市场浪潮中闪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