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李世居 翟洁 记者 代泽均)7月16日晚,大荔县西城街道观音渡村的夜晚却锣鼓铿锵。大荔剧团的演员们用浸透汗水的戏服、字正腔圆的唱腔,为村民演绎了一场“高温下的艺术坚守”,让传统戏曲成为夏夜的一缕清凉,诠释着职业初心与艺术担当。
露天戏台亮如白昼,聚光灯将台面烘烤得愈发滚烫。演员们身着厚重的蟒袍褶子,内衬吸汗衣,仅戏服重量便超十斤。妆容因汗水反复晕染,需频繁补妆;头饰被汗水浸湿的勒带紧箍额头,留下深红压痕。老生演员汗珠随甩袖动作飞溅,个个汗水流淌,但他们全情投入,一招一式规范到位,一腔一调字正腔圆。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唱腔,都饱含对戏曲艺术的执着与热爱。“台下摇扇子都嫌热,他们穿‘棉袄’唱戏,精神可嘉!”村民的感慨道出不易。
为防中暑,剧团备足了防暑药品与饮用水。候场间隙,演员们抓紧喝水、服用藿香正气丸,稍作休整便又重返舞台。有人演出结束累得瘫倒在后台,可听到观众热烈的掌声与喝彩,欣慰的笑容便悄然绽放。
掌声与欢呼此起彼伏,群众在大热的天一边乘凉一边看戏,村子70多岁的戏迷董老汉尽管满头汗水,还是被戏曲吸引,目不转睛盯着舞台,还不时模仿几个动作演出。“感谢这么热的天,演员们为他们送来大戏,表演真精彩,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好戏,太感谢了!”
高温下乡送戏润民心,大荔剧团送戏下乡用汗水和努力,为基层群众奉上丰盛的精神文化盛宴,让戏曲艺术在乡野间绽放更绚丽的光彩为老百姓送去一丝丝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