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左婷 实习生 陈爽 任展欣)7月31日,记者从宝鸡市“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发布会千阳县专场获悉,作为“中国矮砧苹果之乡”和“全国莎能奶山羊良种名城”,千阳县在“十四五”期间将苹果、奶山羊产业确立为壮大县域经济的首位产业,以“要素拉动向创新驱动、总量扩大向量质双升、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为路径,聚力打造百亿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通过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构建起特色产业“双轮驱动”模式,为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科技赋能苹果产业 铸就全国矮砧苹果高地
“十四五”期间,千阳县苹果产业向新而进,实现了从传统种植向现代化、集约化、品牌化的跨越式发展。
技术创新节能增效。全县矮砧苹果种植面积达13万亩,建成全国最大的矮砧苹果生产基地和苗木繁育基地。千阳县探索形成的“矮砧大苗、格架密植、水肥一体、机械作务”的“千阳模式”,塑造了“省水、省人工60%,省肥、省土地70%,高产、优果率90%”的“四省一高一优”显著新优势,亩均产量最高达1.3万斤,创造了“当年见花、次年挂果、三年丰产”的生产纪录。同时,建成国内首个“三圃田”及苗圃生产追溯数据中心,颁布国家级苹果自根砧苗木质量分级标准,六项矮化自根砧栽培技术规程通过省标认定、国标即将颁布,成为全国矮砧苹果综合标准化示范区。
规模效益持续增长。2024年苹果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7亿元,产业能级不断提升。组建苗木、建园、管护等全环节集成服务输出联盟,建成全国首批共享农民田间学校,输出矮砧苗木技术模式100万亩,带动全国发展矮砧果园517.5万亩。建成7万吨冷气调库和6条分选线,配备460多台苗木种植机、弥雾机等果园机械,苹果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还被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品牌建设成果斐然,千阳县发布了全国首个果苗区域公用品牌“千阳果苗·世界共享”,年产优质苗木3000万株,占全国市场的72%、全球25%。苹果品种不断丰富,拥有新优品种110多个,成为瑞香红、秦脆等品种生产经营权的唯一拥有者。千阳苹果不仅五次“飞太空”供货空间站,还亮相人民大会堂,成为国家重要活动的礼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领航奶山羊种业 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自1971年引进瑞士莎能奶山羊以来,千阳县深耕种业芯片50年。“十四五”期间,该县抢抓国家奶业振兴和陕西省培育千亿级奶山羊产业战略机遇,聚焦奶源种源双轮驱动,打造出产业链条全、科技水平高、产品品质优的羊乳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持续领跑,千阳在全国率先推广奶山羊人工授精繁育技术,新培育泌乳羊年单产突破1.25吨,刷新行业纪录。依托世界名优奶山羊良种繁育示范场和首批国家级核心育种场,全县储备5个家系18个血统优质种质资源,累计向全国28个省区市推广莎能良种羊12.6万只,改良全国奶山羊超百万只,“奶羊在全国、种羊在千阳”成为行业共识。
同时,千阳县探索形成奶山羊分户扩群四大模式,建成万只羊场4个、千只以上规模养殖场15个,设施养殖率和全程机械化率分别达到100%和90%以上,带动1.2万户群众人均年增收3万元以上。其飞天乳业在全国率先开发低温液态羊乳产品,7个羊乳产品畅销沿海地区、走进上海进博会,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并于近期成功通过国家级奶山羊布病净化示范区现场验收,为全县奶山羊产业发展又添新动能。
“十四五”期间,千阳县通过苹果和奶山羊两大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实现县域经济快速增长,更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千阳经验”。下一步,千阳县将聚焦“全国苹果产业转型升级集成服务高地”“奶山羊种源奶源‘双源’建设”两大目标,加快推动苹果苗木和奶山羊良种繁育“双轮驱动”,为乡村全面振兴筑牢产业保障,在农业现代化道路上续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