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夏明勤)二十七载光阴弹指过,文学长河里的《高老庄》依然历久弥新,焕发着文学经典的魅力。
8月2日下午,由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与西安SKP RENDEZ-VOUS书店共同主办的《高老庄》25周年精装纪念版图书分享会在西安成功举办。让这部诞生于20世纪末的文学经典,在新时代的语境里再度焕发光彩。太白文艺出版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戴笑诺主持这场跨越时光的文学对话。
《高老庄》是贾平凹先生在20世纪末创作的一部重要长篇小说,1998年由太白文艺出版社首版。这也是迄今为止,贾平凹先生在陕西出版的唯一一部原创长篇小说。2023年太白文艺出版社与贾平凹先生约定,打造一部“首版25周年精装纪念版”《高老庄》。历经两年精心设计、编辑,于2025年4月正式出版。
分享会上,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周维军高度评价了贾平凹先生的文学成就。他表示,太白文艺出版社以原初出版者之名,推出《高老庄》首版25周年精装纪念版,不仅是一次致敬经典的回望,更是一场文学力量的传承。希望太白文艺出版社以更专业的编辑力量、更严谨的出版流程、更精准的营销推广,继续服务好作家,助力“文学陕军”的根系更加茁壮。
太白文艺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党靖深情回顾了贾平凹与出版社的深厚情谊及本书从首版到精装纪念版的出版历程。谈及1998年第九届全国书市上,《高老庄》首次亮相便引发的热潮,贾平凹在省体育场的签售台前伏案一整天,当天就签出两千多本。“虽已过去二十七年,但这部作品依然历久弥新。”党靖指出,书中对村庄变迁、世态百态、思想碰撞、精神阵痛和人物命运的描写,对当下续写乡村历史文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深化乡村治理改革,都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晃二十七八年过去了。当年写这部作品时,我四十多岁,现在已经七十多岁了,心中确实有无限的感慨。”分享环节,贾平凹坦言创作《高老庄》时正值人生转折期,如今回望,感慨万千。他笑谈几十年来,读者常问“哪部作品最好”,“其实很难说哪一部是最好的,但可以说哪些是重要的作品。就像在路口拐弯时栽下的一棵树,那就是重要作品,因为它代表了一个转折点。写完《高老庄》之后,我很快进入了现实主义创作的阶段。这一段时间,有十多年吧,是我创作生涯中最漫长、也是最顽强的阶段。”
与首版责任编辑孙见喜的对谈,像是翻开泛黄的出版档案,为读者还原了当年出版的珍贵细节;而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韩鲁华、杨辉围绕创作,尤其是《高老庄》展开的深度交流,则进一步揭示了作品的文学价值。
著名评论家,陕师大教授杨辉认为早在四十年前,贾平凹就主动思考如何用传统美学展现当下生活,在全球化背景下,他的创作兼顾本土性,延续中国文学文化传统。“《高老庄》是贾平凹创作转型过程中的标志性作品,具有路标性质。它既有扎实细腻的现实描述,又构建起了‘虚’的层面。正是在这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下,才能真正理解贾平凹想要表达的微言大义。”
在韩鲁华眼中,贾平凹以意象为骨的叙事,让《高老庄》跳出了传统现实主义的框架,那些琐碎的日常叙事早在《秦腔》之前,已在此处埋下伏笔:“他的创作不是一个高峰的问题,而是一座完整的山脉。在这座山脉中,既有高耸的山峰,也有低洼的谷地。《高老庄》可以说是这座山脉中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