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王琼 李影)近年来,咸阳市礼泉县致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通、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年轻干部队伍,通过动态优化储备、精准培育帮带,一线历练赋能,健全机制增效等举措,助力年轻干部成长成才。
坚持需求导向,动态优化储备。建立常态化年轻干部调研机制,进一步掌握年轻干部经历、专业、性格、特长等情况。坚持“摸底调研、识别培养、选优配强、动态管理”等方面加强年轻干部储备,重点从35岁以下、任现职不足三年、近三年新招录的干部队伍中择优筛选,建立年轻干部信息库,储备一批数量足、质量优、梯次合理的干部队伍。拓宽视野“选苗”,采取聚焦需求招录一批、日常考察了解一批、党委(党组)研究推荐一批、重大一线考察识别一批等方式,精准储备后备力量。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培育帮带。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设“年轻干部学堂”,学政策理论、学材料撰写、学公文处理、学办文办会等内容,补齐短板弱项,突破能力“瓶颈”。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内容,通过联合办班、赴外培训、邀请专家授课等方式,对年轻干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教育培训。推行“县级领导、镇(街道)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联系1名选调生”的三级导师帮带制度,建立到村任职选调生“传帮带”责任人台账,定期召开到村任职选调生座谈会,全方位提升能力本领。开展新老干部“师徒结对”“以老带新”行动,综合年轻干部性格特点、专业特长等因素,混合编组,手把手、面对面教方法、传经验、鼓干劲,交任务、压担子。
坚持目标导向,一线历练赋能。实施“熔炉练兵”计划,按照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的原则,注重选派有专业能力、懂经济的优秀年轻干部到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乡村振兴、重大风险化解、全县中心工作等“五个一线”挂职锻炼。16名年轻干部奋战招商引资一线,参与文化和旅游、先进制造、绿色食品、循环经济等4个领域招商工作;14名年轻干部包抓省、市重点项目,协调和督导各阶段重点任务;4名年轻干部驻扎乡村振兴一线,参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实践锻炼,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组织部门不定期通过实地督查、走访座谈、个别谈话等方式,动态跟踪了解55名年轻干部锻炼情况,掌握现实表现,定期分析研判,横向比对、纵向分析年轻干部在服务群众、攻坚克难等方面的能力水平,真正让年轻干部在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
坚持结果导向,健全机制增效。健全完善日常跟踪问效、定期回访等制度,实行年轻干部动态监督管理,递进培养,建立年轻干部成长档案,对适应工作较快、工作业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的年轻干部,予以肯定并作为按期转正、交流调整、评先评优表彰的重要依据。对新提拔年轻干部任职满6个月开展定期回访,实行“绿黄红”3个评定标准,切实考准考实干部履职表现。对实绩表现不突出、群众认可度低的年轻干部,开展谈心谈话,及时教育引导;对发现有苗头性问题,由县委组织部联合县纪委监委,视情况开展提醒、诫勉谈话或予以调整。目前,52名35岁以下年轻干部得到提拔重用,成为礼泉县优秀年轻干部队伍中“立得起、站得直、顶得住”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