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刘计划 蒲大伟)“以前一天有好几个部门来企业,现在好了,你们一块来一次,一些交叉管理事项一次就说清楚了,不用我们再跑来跑去询问,太方便了。”8月5日,咸阳市淳化县某涉水企业在联合双随机检查时说。今年以来,淳化县以优化执法监管、服务企业发展为核心,通过转变监管理念、创新执法方式、强化部门协同,构建起“精准执法、柔性监管、高效服务”的新型生态环境执法体系,有效减少对企业干扰的同时,推动县域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科技赋能执法,非现场监管提质增效。严格落实国家关于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要求,积极转变执法思路,依托环评审批、排污许可、自动监控、用电监管等数字化平台,推动非现场检查成为常态。通过设定严格的现场检查启动条件,最大限度采用“无感式”执法,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现场检查频次同比下降22%,企业获得感显著提升。
柔性执法显温度,整改帮扶促自律。坚持“执法与帮扶并重”,将监督整改贯穿执法全过程,对轻微违法行为实行“首违不罚”“低限处罚”,并通过集体研判确保裁量公正。某机械制造企业因电焊烟机使用不当被责令整改,在执法人员指导下迅速完成整改,企业负责人表示:“这种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让我们更愿意主动纠错。”政策引导下,企业自查自纠积极性增强,环境违法问题数量同比明显下降。
部门联动“一次查”,破解重复执法难题。针对企业反映的“多头检查”问题,联合住建、应急等部门推行“综合查一次”机制,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针对县域以畜禽养殖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在下放部分行政执法权的基础上,实施生态环境和农业农村部门联合核查、联合指导机制,形成信息共享、制度共建、协同共治的日常监管模式。今年以来,全县联合执法检查次数同比上升46%,执法效率与企业满意度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