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秦岭脚下新农耕——三代人的田园诗与烟火气

秦岭脚下新农耕——三代人的田园诗与烟火气

2025-08-07 17:12:18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赵丽莉 见习记者 宋可青 张桢璐)在秦岭北麓的沃野间,退休职工、都市青年与本土农民正以各自的方式续写着与土地有关的故事。记者近日走访发现,这群“新农人”或为疗愈身心,或为拓展社交,或为智慧增收,都在锄头与汗水之中编织自己的新生活。

 60岁的李卫国摘下老花镜,用沾着泥土的手指向他的“杰作”——半亩见方的生态菜园。这位前国企退休职工去年与妻子在秦岭脚下盘下葡萄园,经过改造,他的菜园陆陆续续地被辣椒、茄子、西红柿等蔬菜填满。

“每天开车过来,锄锄草、浇浇水,累了就坐在躺椅上歇会儿,看山看云,比在城里待着舒服多了。”李先生说,自己种的菜不打农药,成熟了除了自己吃,还会送给家人和朋友,成就感满满。“山脚下的生活没有那么多花样,不像大城市的车水马龙那么繁华热闹,但它安静、祥和,舒心。”李先生擦了擦手上的泥土,“前一阵孩子们还要我回城里住,可电梯里哪能闻到这香甜的麦秸秆味?下雨天哪能闻到泥土的香气?”正说着,李先生笑着指了指院里的小菜畦,“你看这畦地,春种菠菜夏种瓜,秋栽白菜冬储薯,手脚不闲,心里就踏实,再加上这农家菜吃着也放心,对身体也好。以前上班难免应酬,堆积下来的肥肉都变成了三高的隐患,在这里每天呼吸着新鲜空气,几个月后去医院复查,三高都没有了。”谈到这里,李先生笑容满满,很是欣慰。

28岁的章虹是一个年轻时尚的上班族,她的园子与李卫国的园子相邻。不同的是,她把这里变成都市青年的“解压舱”。因为热爱养猫养狗,她平日里结交了一群“狗友”。不喜欢自己的小猫小狗被约束,便经常放小动物们在宽阔的空地自由玩耍。周末闲暇,微信群里一喊,这些“狗家长”就带着自己的毛孩子来到园子里。看着小家伙们奔跑在宽敞的院子里,撒着欢,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每逢此时,章虹便和朋友们在园子的葡萄架下支起折叠桌,品一壶茶或手冲一杯咖啡,与她的“狗友”们一起分享养狗心得,交换交换宠物零食,享受着属于她们的静谧时光。“自从有了这个院子,我的朋友越来越多了,有空在一起遛遛狗,分享一下各个方面的资讯消息,拓宽社交面,也不乏是一件趣事。”章虹告诉记者。

真正让土地焕发新生机的,要数王秀兰这样土生土长的“新农人”。43岁的她深谙秦岭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咱这儿的葡萄,甜得有道理。”王秀兰轻抚着藤架上饱满的果实,脸上洋溢着自豪。凭借对当地土壤特性的精准把握,她种植的葡萄年年甜度“霸榜”,成为游客们争相购买的“明星产品”,开通网上销售业务后,忙着处理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订单。从最初的路边摊到如今线上线下同步销售,这位农家女的“生意经”越念越活络。除了夏季贩卖葡萄,日常王秀兰自家种的蔬菜也经常去早市上售卖。这种“家门口的创业”模式,不仅让全家吃上放心菜,更实现了“守着家、种着地、赚着钱”的美好愿景。

当退休职工在耕作中重获健康,都市青年建立新型社交,传统农民拥抱数字经济,秦岭脚下的这片土地,正在成为快时代里的一个诗意注脚。正如李卫国所说:“电梯间闻不到麦秸香,但在这里,每个季节都有它自己的味道。”

(编辑:范丽娜)

(责编:荆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