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苹果地里的空气都被烤得发烫。张建蹲在果树下,额角的汗珠不断滴落。“叔,这草得趁根浅赶紧除。”他拨开杂草,指给身旁的果农看。
2023年9月,陕西省森林工业职工医院的张建肩负使命,来到延长县七里村街道杨旗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脚下的泥土换了,肩上的担子却更沉了——从机关到乡村,他迅速转变角色,以实干为这片土地带来了诸多新变化。
张建抹了把汗叮嘱道:“苹果全靠这阵子长劲儿,草比树能抢水,锄干净了,把草铺在根边,就像盖了层棉花被,保墒。”一旁的果农常保林直起身,用袖子擦脸笑着说:“张书记一来,就盯着咱管果树。到了卖苹果的时候更上心,直接把客商请到地头,咱都不用愁销路。”
2019年,杨旗村新建了90座蔬菜大棚,却成了搁在乡亲们心头的疙瘩——建起来好几年,利用率却一直不高。张建跑遍周边乡镇找种植能手,又托朋友联系外地客商,磨破了嘴皮总算把大棚全租了出去。村民拓志明算着账乐呵呵地说:“以前棚子利用率不高,看着都心疼,现在张书记引来老板,俺们在棚里打工,一天能挣150元,一年下来少说也能落几千元。村集体每年还能多收五六万元,这日子有奔头了。”
“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如今的杨旗村党员活动室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张建协调资金3万多元,将党员活动室进行升级,并打造了党建文化墙,利用该阵地,2024年组织党员培训学习12次。
每月党员们聚在这儿学政策,年轻人也爱往这儿凑。张建常说:“不光党员得进步,咱全村人都得跟上趟。”驻村一年多来,2名年轻人成了入党积极分子,外出打工的青年主动回来申请入党。
乡亲们的健康,张建也挂在心上。他回原单位把医疗队请到村里来,免费给大伙儿体检、建立健康档案,还给村卫生室送了心电图机、远程诊疗设备。“以前头疼脑热得跑老远,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让大夫瞧病。”村里老人提起这事就夸赞张建。
驻村快两年,张建磨破了鞋,晒黑了脸,但村里的路好走了,大棚里的菜丰收了,乡亲们的笑脸多了。他的驻村日记里写:“脚下沾着多少泥,心里就装着多少乡亲”。
“接下来,还得把苹果的品质再提一提,让咱的果子能卖上更好的价。”张建望着果园里的苹果树,嘴里呢喃着,“医院的资源得用好,多来给乡亲们体检;再请些农技专家来,把咱的地伺候得更肥实。日子嘛,就得一步一个脚印往前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