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王嘉)为高质量推进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陕西试点工作,打造专业化、职业化的高素质技术经理人队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提升,日前,陕西省科学技术厅联合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中共陕西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财政厅共同制定《陕西省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
方案中提出,到2027年,培养具有较强专业素养、实战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技术经理人5000名,选树优秀技术经理人不少于200名、金牌技术经理人不少于60名,新增技术转移转化专业职称资格人才1000名。
在全省建设不少于80个技术经理人实训基地
依托西安交通大学技术经理人学院、陕西省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充分发挥省市技术经理人协会的作用,以“认知升级-实践强化-资源对接”为培养路径,形成“短期速训-中长期进阶-学历教育”的培养模式,打造覆盖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的专业人才队伍。短期速训每年不少于1000人次,中长期进阶每年不少于300人次,学历教育年度招生不少于30人。
依托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重点实验室等省级创新载体,在全省建设不少于80个技术经理人实训基地,为技术经理人提供企业对接、技术评估、成果推广、转化落地等全流程实践,年度实训服务人数不少于1000人次。同时,将各创新载体承接技术经理人实训服务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
打造全省统一的技术经理人线上服务平台
基于陕西省技术经理人数字化服务平台,融合技术转移线上交易、中小企业研发服务、科技成果登记、科技金融等功能,实现信息链、服务链、转化链协同,打造全省统一的技术经理人线上服务平台。
支持技术经理人参与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评审、现场考察、中期评估、结题验收等环节,对项目技术成果成熟度、产业化可行性、市场适配性及商业价值潜力等进行评估。探索“项目+技术经理人”模式,支持技术经理人作为团队成员全流程参与项目实施,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鼓励企事业单位设立技术经理人岗位,明确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职责,专岗专用、全职或兼职等方式聘用技术经理人。支持技术经理人以项目聘任、兼职服务等方式跨机构任职,参与市场化技术转移活动。
开展技术经理人进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活动,各聚集区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推动技术经理人与知识产权、法律、会计等专业服务机构及创投基金形成协同合作,实现创新资源有效整合,促进科技成果的精准对接与高效转化。
建立技术经理人全周期管理模式
优化省级技术经理人认定流程,建立“培训入库-资格认定-持续教育-动态考核”的全周期管理模式。支持社会评价组织开展技术经理人行业标准研究,推动陕西省技术经理人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
深化技术经理人评价机制改革,从事技术转移转化工作满5年,首次申报技术转移转化职称时可根据专业水平和工作业绩参照同类人员评审标准,直接申报相应职称。建立技术经理人认定、评优与职称评审互通机制,按有关程序对省级业务主管部门选树的优秀技术经理人可直接认定为技术转移转化领域中级职称,金牌技术经理人可直接申报高级职称;已获技术转移转化领域中级职称可直接参选优秀技术经理人,获得高级职称直接入选金牌技术经理人。
支持技术经理人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
鼓励构建“基础底薪+转化奖励+股权增值”的技术经理人市场化薪酬结构,支持技术经理人以服务获取股权,形成长期激励机制。通过秦创原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对各单位引进省外技术经理人或国际注册技术转移经理人(RTTP),每个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资助。
创新财政科技资金支持方式,对技术经理人参与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许可等成果转化活动给予支持。按照技术需求挖掘数量、成果转化项目数量、首期落地资金规模、投融资规模等业绩,给予成果转化企业不超过20万元的技术熟化支持。
根据技术经理人业绩,每年选树优秀技术经理人70名、金牌技术经理人20名。支持优秀技术经理人、金牌技术经理人参与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并纳入科技项目及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库,推荐申报三秦英才计划。
支持技术经理人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专业化培训体系构建,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的经费支持。数字化服务平台具备智能匹配、价值评估、转化路径规划等功能,培训体系涵盖课程开发、线上+线下教学、AI辅助训练、实践场景构建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