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日,咸阳市秦都区人民路街道二印社区“银发团队”成员作为“信息收集员”,向社区反馈居民关注的协商议题(资料照片)。 受访单位供图
本报记者 陈玮
“天宏小区车棚的经营承包合同已到期,但承包方迟迟不愿交出管理权。”8月20日,咸阳市秦都区西兰路街道芙蓉社区党支部委员张欣讲述此前遇到的难题。
为了解决400多户居民的电动车停放问题,“芙蓉大妈议事会”协同多部门多次协商,决定收回车棚的管理权限,将其提升改造后免费对居民开放,得到了居民认可。
芙蓉社区党支部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设,组建“芙蓉大妈议事会”,定期进行会商研讨,逐案分析交办,研判重点难点问题,消除矛盾纠纷隐患。
协商议事是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的一把钥匙。8月的秦都区,社区凉亭里、网格驿站内、小区广场上,都能看到居民围坐议事的场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在协商议事中达成共识。
当前,秦都区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硬仗,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以群众协商议事为支点,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协商共治”新路径,着力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共商共议寻找良策,同题共答促进和谐。
主动问需
聚焦问题精准发力
议题从哪里来?秦都区各街道、社区着力扭转被动受理的传统模式,把服务送到门口,变“等问题上门”为“到群众身边找问题”。
人民路街道二印社区创新挖掘“银发力量”,组建50余人的“银发团队”。这些“老熟人”定期在凉亭、楼栋口等居民聚集地走访,化身社区“信息收集员”和“矛盾调解员”。
当居民反映健身器材短缺时,银发团队将问题反馈给社区党支部作为协商议题;面对部分居民对施工临时占用公共空间的不满情绪,银发团队主动上门解读方案、疏导情绪。
古渡街道光明社区构建“人民调解微网格建设+物业力量”融合治理模式。网格员与物业人员不再是办公室里的“坐班员”,而是穿梭在楼宇间的“勤务员”。
去年,在万科金域华府小区试供暖期间,网格员杜旭梅与物业公司工作人员主动上门询问住户供暖情况,提前排查过滤网堵塞、电磁阀故障等隐患。
光明社区化身“协调中枢”,联动开发商、施工方、物业工程部协调改造,监督进度、保障沟通,最终确保居民在寒冬来临时享受温暖。
秦都区持续推广“离案工作法”,推动社区工作者走出办公室,发挥“宣传员、巡查员、信息员、调解员、服务员”作用,将服务窗口前移至小区广场、居民院落,精准发现社区治理与服务的问题,建立“议事清单”并进行“清单式管理、销号式落实”,推动问题逐项破解、服务精准落地,让群众诉求有人应、难题有人解。
因地制宜
协商议事化解难题
在古渡街道陇安社区毛条小区,管道漏水引发的邻里矛盾曾让整栋楼气氛紧张。社区召开“178协商议事会”,组织居民代表共商改造方案。
管道就像社区的“血管”,问题如果不根治,还会复发。议事会上,居民共定方案。如今,通过居民自筹资金,改造工程正如火如荼推进,邻里关系也在协商协作中回暖。
古渡街道通过社区“板凳议事会”“能人智囊团”“红色议事厅”“睦邻管家”等基层群众自治机制,集聚网格优势资源,构建小区服务体系,共商共议解决邻里纠纷、物业矛盾、老旧小区改造等问题。
秦都区不断拓宽群众参与渠道,推动强化社区自治功能,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议事协商品牌,确保居民意见“有地方说、说了管用”。
在毕阳社区的“板凳议事会”上,居民搬着板凳在大树下、楼道口畅所欲言。
“大板凳议事会”整合“两代表一委员”、辖区单位等资源,“小板凳议事会”聚焦树新风、解民忧,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轻松氛围中,今年已解决宠物扰民、儿童活动区纠纷等问题47件。
秦都区以社区党组织“承诺有声·践诺有行”一年10件实事活动为抓手,积极探索“网格+枫桥经验”社区治理新模式,建立“五老说事团”“芙蓉大妈议事会”等169个协商议事组织。今年,秦都区各社区形成改善社区环境、消除消防隐患等实事清单1167项,截至目前解决问题1022项。
凝聚合力
多元主体参与共治
秦都区充分整合辖区资源,打破壁垒,引导各方力量有序参与社区治理,构建起多元主体协同发力的共治格局。
渭滨街道永昌路社区成立的“昌”议会,引入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及行业专业人士,搭建起专业化的协商议事平台。
西兰路街道福园社区运用“圆桌议事”机制,定期组织居民代表、物业、共建单位等多方参与协商,形成“小事不出网格、大事共商共议”的治理格局。
渭滨街道锦华社区调解员韩巍介绍,社区成立的“锦囊团”议事会,吸纳社区“两委”成员、物业人员、辖区企事业单位代表、居民代表、律师、“五老”代表等,专门解决居民日常生活中的“疑难杂症”。
近年来,秦都区社区党组织搭建多元化协商议事平台,通过建立“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协商共治”的运行机制,把居民代表、党员干部、物业企业、驻区单位等力量拧成一股绳,让议事平台成为倾听群众心声的“连心桥”、化解矛盾纠纷的“减压阀”、凝聚治理共识的“议事厅”。
通过党建引领下的常态化、制度化、多元化议事协商实践,居民逐步从社区治理的旁观者转变为主人翁,一件件急难愁盼在“家门口”得到回应和解决。“小和谐”联结成“大平安”,秦都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在细微处逐渐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