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通讯员 华晨宇)略阳县人民法院自今年3月份入驻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来,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基层治理大格局,创新构建“多元解纷、便民服务、法治宣传”三维工作模式,推动矛盾纠纷精准分流、联动施策、源头化解,构建起法院与综治中心深度融合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制度筑基:构建法治化治理体系
略阳县人民法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综治中心的统筹下,建立涉诉案件与“先行调解”工作衔接机制。设立集成诉讼咨询、司法确认、涉诉信访等功能的“一站式”服务窗口,一端彰显司法权威,一端传递民生温度,全力构建起矛盾纠纷“一窗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化解”,把司法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让“进一扇门,解万般事”成为现实。截至目前,法院驻综治中心诉讼服务团队已接待来访群众120余人次,办理信访案件11次,参与中心纠纷调解36件,成功调解34件,调解成功率达94%以上,真正实现“只进一扇门,至多跑一次”的便民承诺。
协同赋能:打造多元化解纷矩阵
面对社会矛盾增长快、处置难、数量多、领域广等特点,略阳县人民法院组建由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和特邀调解员构成的专业化诉讼服务团队入驻综治中心,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纠纷,依托综治中心“微法庭”就地进行速裁审理,大幅缩短审理周期,切实减轻群众诉累。在机制融合上,诉讼服务团队秉持“抓前端,治未病”理念,与常驻综治中心的司法局、12309检察服务中心、信访局等单位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实现信息共享、统一调度,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某小区物业服务合同纠纷:该案涉及近百户业主,矛盾尖锐、持续时间长。综治中心迅速牵头,县法院联合社区等多方力量介入,通过耐心调解,不仅促成物业公司与业主委员会达成和解,更当场完成了物业管理用房、门禁系统等关键设施的实体交接,实现了从“案结”到“事了”再到“人和”的一揽子化解,成功规避了群体性风险。
未成年人意外伤害纠纷:甲乙双方同为丙方“小螺号”公益夏令营的学员,因课间玩耍发生意外导致甲方骨折。纠纷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公益活动中责任划分等敏感问题,综治中心第一时间启动联调机制:搭建协商平台,法院诉讼服务团队全程指导调解,司法局指派法律援助律师,属地镇街干部协调家长沟通……最终达成了甲方监护人谅解、乙方监护人适度赔付、丙方完善安全管理的三方协议,既维护了未成年人权益,又保障了公益项目持续开展,彰显了“党委领导、多方参与、法治保障”的多元解纷成效。
标准引领:推进规范化服务升级
为统一裁判尺度,规范诉讼行为,提升司法效率,略阳县人民法院于7月14日起全面启用67类起诉状、答辩状、执行申请书示范文本。为确保该项便民措施精准落地,7月11日组织召开示范文本应用推广座谈会,邀请政法委、司法局及辖区律所代表共同参与。会议围绕示范文本的适用性、规范性及推广应用路径展开深入研讨,形成了“统一标准、提升效能、便民利民”的广泛共识,为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示范文本推广以来,在双向层面均显成效。对内提质增效:示范文本已成为提升办案质效的“助推器”。诉讼服务团队在综治中心率先应用,已成功高效化解了11起矛盾纠纷。通过标准化的文书格式,当事人能够快速、准确地陈述案情、明确诉求,不仅缩短了立案时间,也让案件争议焦点更加明确,促推了纠纷实质、高效化解。
对外便民利民:示范文本是破解“写作难”的“导航仪”。它为不熟悉诉讼文书的当事人提供了清晰指引,也让律师提升了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了沟通成本和诉讼风险。此举实现了内部流程规范与服务对象便利的双重提升,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