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通讯员 温荆亮)班组安全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神经末梢”。今年以来,陈家山煤矿不断强化班组建设,着力强健班组之“筋骨”,筑牢安全之“堡垒”,锻造出一支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硬核队伍,为矿井安全平稳发展筑牢人才支撑。
“学”字当头 强技能固根基
安全是发展的生命线。该矿严格落实班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将安全文化建设融入班组日常,坚持职工安全学习教育和培训常抓不懈,组织开展事故案例讲解、违章人员现身说法,通过情景再现、案例推演,以直观言传教育形式,达到以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警示的目的。利用班前会、周五学习会开展安全知识问答、知识有奖竞答等活动,实现学习宣传到班组“全覆盖”,有效提升职工安全防范意识。
针对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的员工,不间断地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和形势任务教育,让职工算好“安全账”和“经济账”,认真学习典型事故案例,认识到违章作业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规范自身的安全行为,筑牢安全防线。加强“三违”人员亲情帮教,建立“三违”人员帮教档案,通过职工家属座谈、“一帮一”“师带徒”等多种形式的帮教模式,促进班组职工在思想上深刻认识“三违”行为的危害,树牢“两个至上”安全理念,增强遵章守规意识。
“细”处着手 精打细算拧紧“成本阀”
该矿牢固树立“用‘紧日子’过‘好日子’”理念,将节约意识深植于职工日常点滴,依托矿区宣传栏、电子屏、班前会等多元阵地,广泛宣贯“过紧日子”的核心意义与具体举措,引导全员精打细算,合力拧紧“成本阀”。
走进综采队班前会,“节约小妙招”的讨论氛围格外热烈,职工们智慧的火花,点燃了矿井降本增效的引擎,为人才成长搭建广阔平台,持续释放创新活力,让“变废为宝”的澎湃动能源源不断。同时,班组在分配任务时,细致考量职工性格特质与岗位性质的匹配度,力求量才而用、发挥所长,精准分工,当班发现的问题,必须建立清晰的“整改清单”,贯穿工作全流程的精细管控,使设备故障率得到了显著下降,效能与安全同步提升。
同时,不断创新思路提升职工技能素质,在技能培训方式上动脑筋、想办法,围绕机电、运输、冲击地压防治等岗位工种,按照区分工种、分类授课的原则,对职工进行针对性授课,侧重实际操作的讲解,提高技术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技术培训课堂搬到生产现场,大力推广实操训练,由绞车、支架、机电维护等岗位的技术能手、生产骨干和职工结成对子,通过现场教学解惑帮助职工快速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为实现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全”程管控 织密安全责任网
该矿严格执行带班跟班制度,压实“谁带队、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链条。班前会上,安全确认细致入微,劳保用品穿戴必须严格到位;班中巡查,严谨到不放过一颗螺丝的松动;班后总结,严格对照规程逐项复盘。同时,开展“零点行动”干部走动管理、随机抽查等多样化检查手段,显著提升全员“人人、事事、时时、处处”辨识风险、预防风险、控制风险的能力,牢牢守住安全生产“第一道关口”。
进一步创新班组管理模式,将变化中的风险管理贯穿到班组每一名职工,严格落实班前安全危险辨识、现场安全确认等制度,及时掌握作业环境变化和职工思想变化等情况,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重点管控;同时,对优秀班组长在岗位晋升、选拔培养、评先评优方面予以优先考虑,不断激发班组职工爱岗敬业、创新创效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创建,激发党员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的内在动力,推进班组队伍整体安全素质提升,筑牢安全管理前沿防线,实现党建工作与矿井中心工作“双促进、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