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李晶晶 全金兴)近日,走进咸阳市礼泉县叱干镇岩东村,在翠绿色桃叶的掩映下,一颗颗红彤彤的“袖珍”桃挂满枝头,远看就像一颗颗熟透了的冬枣,走近会闻到浓郁的桃香。五六十岁的“老把式”们穿梭其间,动作麻利地采摘,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是珍珠枣油桃,平均单果重50克—80克。”岩东村党支部书记王勇一边擦汗一边笑言,“这个桃优点是糖度比较高、口感比较脆,目前市场售价也比较好,深受果商的青睐,第一年挂果,也算是丰收了。”岩东村位于礼泉县叱干镇西南8公里处,全村1000余口人,海拔920米,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空气质量好,昼夜温差大,是果品最佳适生区。
“村子以前种植苹果,但疏花疏果的繁重农事是产业发展的瓶颈。”王勇感慨道,“高峰期每天需要20多人,由于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农忙时候实在找不到人。”面对这一困境,岩东村瞄准“差异化竞争”,带领党员干部主动“走出去”,赴郑州考察学习,最终锁定“珍珠一号”“珍珠六号”等油桃新品种。2023年春天,购入优质苗木在80余亩村集体土地上率先种植。“新品种简直就是为咱村量身定制的!”王勇介绍。珍珠油桃树形低矮,极大方便了中老年村民作业;其核心优势在于自花授粉,减少了疏花、疏果、套袋等传统高耗工环节,管理轻松,成本骤降。
“以前请人干活的钱,现在都省下来变成收益了!”正在地头采摘的村民王世超高兴地说。依托岩东村近30年的果树种植积淀和本村技术能手的丰富经验,让新的桃园首年即喜获一千余斤挂果。明年盛果期,7000棵集体桃树预计将迎来产量高峰。甜蜜果实带来真金白银。珍珠枣油桃凭借优良品质,在地头就能卖出每斤约6元的好价钱。可观效益点燃了村民热情,纷纷要求加入种植行列。目前,由村民自主种植的桃面积已达200亩,预计盛果期亩产可达3000斤—5000斤,每亩效益提升50%以上。
品质好,更需要有市场。眼下,岩东村的油桃不仅俏销周边,还通过电商走进一线城市,亩均收益比老品种翻了一番。“现在都是订单农业,果子还在树上就被订光了。”王勇指着手机里的订单记录说。这种“以销定产”的模式,让种植户们吃下了定心丸。“以前种桃得自己拉到集市上卖,遇上雨天烂一地。现在坐在家里等客商上门,价格还高。”当地种植户王瑞权算起收入账,“家里8亩地,今年预计能收入8万多元。”
产业的辐射效应不止于此。“6月底早熟品种就卖完了,下半年能腾出手来搞养殖、跑运输,两份收入更稳当。”村民李大姐的话,道出了珍珠枣油桃的另一大优势:采摘期集中在6月至8月中旬,不耽误农闲时节发展其他产业。这种“短平快”的特色种植,为农户开辟了“四季增收”的新路径。
如今,岩东村正以桃为“媒”,串联起乡村采摘游等产业链,让“枝头鲜”变成“产业甜”。从“种得好”到“卖得俏”,叱干镇用一颗小油桃蹚出生态与经济双赢的路子,百亩桃林染绿田野,特色种植鼓起大家腰包,一幅桃香四溢、村民富足的乡村振兴画卷,正随着枝头的硕果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