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陕西精准施策全面激发新质生产力强劲动能每年安排2亿元支持实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

陕西精准施策全面激发新质生产力强劲动能每年安排2亿元支持实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

2025-09-04 22:17:02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王嘉)9月4日,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近年来,该厅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强化政策资金保障,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深度链接,全省科技支出从2020年56.45亿元增长到2024年107.93亿元,年均增长17.59%,基本实现规模翻番,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加速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最大增量”。

聚力科技创新投入,激活创新发展引擎。省财政厅严格落实科技投入“只增不减”要求,将科技创新作为战略领域予以重点保障,以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牵引,持续加大省级投入力度,积极引导市县投入,通过中央地方协同支持、财金协同联动、政企协同发力,推动全省科技支出从2020年56.45亿元增长到2024年107.93亿元,年均增长17.59%,基本实现规模翻番,为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力财力保障。

聚力基础科学研究,抢占原始创新高地。完善省级基础研究稳定支持机制,每年安排2亿元支持实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将60%以上的项目和资金用于支持培育青年人才,引导鼓励青年科研人员加速成长。发挥重大科创平台支撑作用,每年安排3亿元,全力支持空天动力等5个陕西实验室建设,以奖代补支持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成功创建国家先进稀有金属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培育攻坚硬核力量,实现更多“0”到“1”原创性突破。

聚力关键技术攻关,筑牢产业创新根基。围绕陕西省支柱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每年安排6亿元,强化场景牵引驱动,持续健全“一事一议”快速响应机制,动态部署重点专项,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支持企业牵头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力破解“卡脖子”难题,加速畅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发展通道。

聚力深化“三项改革”,激发成果转化活力。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强化部门联动,深化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等“三项改革”,持续创新支持机制,每年安排5000万元支持实施“以演代评”项目遴选改革,加快推进“先投后股”改革,推动全省10万余项职务科技成果实现单列,3万余项科技成果实现转移转化,更大范围激发科技成果转化活力。

聚力财金协同联动,完善科创融资生态。充分发挥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撬动作用,累计发起设立子基金45只、规模362.13亿元,参股国家级基金2只、规模686.65亿元,完成投资126亿元,带动其他投资628亿元,实现5倍放大效应;在引导基金架构下设立规模100亿元陕西省科技创新母基金,着力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运用风险补偿方式,深化“秦科贷”“工信贷”产品矩阵,截至2025年6月末,引导合作银行发放企业贷款432亿元,让更多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科创“沃土”。
下一步,省财政厅将立足陕西科教资源优势,坚持“小切口”改革破题,持续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提升科技创新投入效能,努力破解“科技-产业-金融”融合的堵点卡点和机制障碍,加快攻克更多关键核心技术,产出更多高质量成果,打造更多“国之重器”,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编辑:吕媛媛)

(责编:荆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