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石喻涵 马昭)在西安市雁塔区第一中学有这样一位老师:讲历史时能把零散知识点连成“串儿”,一到课间又能切换模式教起武术,连批作业都用表情包印章“整活”。尽管只有30岁,却把老师的身份玩出了新花样。他就是该校历史教师程仕明。
9月8日上午,走进他的课堂,黑板旁“各自努力顶峰相见距离中考仅剩285天”的倒计时牌很醒目。但更抓人的是程仕明讲授“西欧中世纪封建制度:封君封臣制”的方式——没有照本宣科,而是把封君与封臣的关系当“主线剧情”,讲新内容时随手“拉回”之前学过的欧洲古代社会背景,“你们还记得上学期讲的罗马帝国分裂吗?正是因为秩序乱了,才慢慢出现这种封君封臣互相依存的制度”,几句话就把新旧知识串得明明白白。
能把课程讲得这么通透,得益于程仕明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下周一要上的内容,这周一必须完稿,特意留足一周的“缓冲期”。
“不是备课完就不管了,这一周里上前面的课,要是发现哪个知识点能和下周的内容勾连,或者预判到学生可能会问的问题,我立马改教案。”在他看来,备课从来不是“一劳永逸”,得跟着学情灵活调,既要保证知识的时效性,更要讲究知识的丰富度,这样才能接住学生的各种提问。
一到课间,程仕明直接切换“模式”。几名同学围过来讨教武术动作,他立马拿出“练家子”的架势:“肩膀别绷那么紧,放松!”“右脚往前点,重心稳住!”衣摆“哗啦”作响,动作干脆利落。
说起练武术的渊源,程仕明笑着说自己是“童子功打底”。“小时候受家里影响接触武术,后来选择了八极拳。”程仕明说,“这个拳法不玩花架子,主打一个有劲,打出来特别爽。”为了学好这门拳,他还专门跑到长春拜师,在武馆里扎扎实实练过一阵子。
不仅如此,程仕明还能把武术和历史课“无缝衔接”。讲到明朝戚继光抗倭时,提起《纪效新书》,他瞬间打开话匣子:“这本书里的枪法、练兵方法,跟咱们现在说的八卦掌、通背拳都有渊源!”结合自己练拳的体会,把枯燥的历史知识点讲得活灵活现,同学们都直呼“原来历史和武术还能这么搭”。
就连同学们闹情绪,他都有“武术专属安抚法”:“先深吸气,吸到满,再慢慢吐出来,来几个回合”——这是他站桩时师傅教的呼吸法,每次都能让激动的同学冷静下来,“等心平气和了,再聊问题就顺多了”。
在程仕明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九枚表情包印章,高举双爪的猫咪印代表“绝了,服了”,咆哮的小鳄鱼是“还差点意思”,拟人化的白菜则是“这次有点菜,加油”。
“每次盖章都能让同学们笑着接收到反馈,同学们学习程度是有差异化的,这套印章比单纯的‘优、良、中’能传递更准确的意思。”程仕明说。
今年30岁的程仕明是江西景德镇人。谁能想到,这位“斜杠老师”当年还差点没当老师?大学毕业后,手握教师资格证的他选择“闯江湖”——做过影视后期、影视剧历史顾问等。兜兜转转从上海、北京到深圳,最后发现“还是教书最对胃口”。2024年跟着妻子在西安安了家。
程仕明有自己和学生相处的模式——尊重学生。讲课前会换位思考“这么说学生能不能懂”,学生作业没做好,也不直接批评,先琢磨“是不是有别的原因”。用他的话来说:“不是要跟学生当没边界的朋友,而是互相换位思考,才能懂他们的想法。”
在程仕明身上,“斜杠”不是标签,而是让教学更有趣、让生活更鲜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