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阮班慧)9月11日,随着西安交大一附院肾移植科冯新顺和李杨教授完成最后一针缝合,两名尿毒症患者的肾脏移植手术顺利落幕,这也标志着交大一附院肾脏移植手术累计例数正式突破8000例。这一数字不仅是该院肾移植新的里程碑,更彰显其器官移植综合实力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交大一附院与肾脏移植的缘分始于46年前。1979年1月15日,医院率先在西北地区开展肾脏移植手术,打破了该地区终末期肾病治疗“无移植”的空白。1993年,又在国内率先建立肾脏移植专科。历经几代人的努力,交大一附院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肾脏移植中心之一。其移植成功率连续多年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术后1年、3年、5年肾存活率均优于国内平均水平。遗体捐献肾移植已达3600余例,位居全国第一;年开展肾移植500余例,全国第四。
8000例成功手术的背后,是交大一附院不断迭代、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团队创新集成捐献者及器官评价、维护、修复技术,建立了相关综合评价的“中国标准”和应用指南。自主研发的智能肾脏低温机械灌注修复系统,关键性能指标超越美欧同类产品,国际领先。同时,建立了我国HLA抗体检测技术与排斥反应预警和防控体系,创建了国人HLA抗原库和检测平台,还推行“系统、个体、精准化免疫抑制治疗”,并在国内率先制定了移植后感染综合预防方案,显著提升了患者长期生存质量。
此外,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薛武军教授牵头组织全国专家,主持制定了《中国器官移植临床诊疗技术规范》,编定《中国肾移植临床诊疗指南》75部,为肾移植临床实践提供了依据。交大一附院还推动器官捐献专业化、OPO建设学科化、移植学科体系化的创新实践,为全国器官移植学科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8000例不仅是肾移植科的荣誉,更是全院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从术前评估到术后监测,多个科室协同合作,为每一台肾脏移植手术保驾护航。
站在8000例的新起点,交大一附院表示将继续以“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导向,深化学科体系建设,推动肾脏移植与前沿领域融合,打造高水平专业技术队伍,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为更多终末期肾病患者点亮生命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