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阮班慧)“以前复诊要提一袋子病历本,现在不管是患者手机上还是医生电脑上,检查结果、用药记录全都有!”西安市红会医院患者王女士的感慨,源于该院正式通过国家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五级评审。作为西安市属医院中首家通过该评审的机构,这标志着医院信息化建设迈入“专业级”智慧医疗新阶段。
国家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导,五级是地市级医院数字化建设的“高阶门槛”,核心围绕数据互通、智能应用、流程闭环三大维度。与四级“基础数字化”不同,五级实现从“人找数据”到“数据找人”的升级,系统从“记录工具”转变为“诊疗助手”,是“智慧医院”的重要标志——诊疗数据在各科室无缝流转,医生开处方时系统自动提示药物过敏史,医院还能通过数据统计辅助决策。
通过五级评审的电子病历系统,是贯穿诊疗全流程的“智慧医疗”体系。危急值预警系统如同24小时“隐形把关人”:医生给糖尿病患者开糖皮质激素,系统会弹窗提示“可能导致血糖升高,建议先监测血糖”;给脑出血患者开溶栓药、肾功能不全患者开肾毒性药物,系统会直接拦截处方;检验出现血钾过低等危急值,也会实时提醒医生。对护士而言,输液前用PDA扫描患者手环与药液条码,信息不匹配就报警,从源头避免“输错液、打错针”。
这套体系让医生和患者切实受益。医生从“文书员”回归“诊疗者”,系统自动提取信息生成病历初稿,缩短文书时间;查房用手机就能查看患者资料,复杂病例可快速调取多学科会诊意见,危急值预警还能辅助精准诊断。患者则告别“跑断腿”,病历、检查结果永久存档,复诊无需带纸质资料;出院时用药指导、复查时间自动推送至手机;诊间支付实现秒结算,费用明细随时可查。
对区域医疗而言,该系统也意义重大。红会医院年接诊超160万人次,海量病例数据转化为“诊疗知识库”,比如针对关中地区高发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系统能分析出发病规律,为科研和区域疾病防治提供“西安数据”。
副院长闫亮表示,电子病历五级建设是结合医院“大综合 强骨科”特色与诊疗习惯的“量身定制”。下一步,医院将从用药闭环、危急值管理等方面强化节点管控,完善数据质量评价体系,打造具有红会特色的诊疗管理体系,并向电子病历六级、七级冲刺,为患者提供更便捷、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