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韩玉侠 记者 闫鹏飞)工作日最后一缕阳光漫进办公室,像是为归乡送来的暖意。每周一次的“归程模式”准时启动。收拾好简单的行李,从铜川出发往蒲城去,秋阳把公路染得暖融融的,车窗外的风也带着几分清爽,吹散了一周的疲惫。
出城后,风景渐渐换了模样。高楼渐渐退去模糊的背景,窗外的风景慢慢染上熟悉的乡土气息。城市的高楼被成片的秋田取代,庄稼地从青绿到金黄,随着季节变换着底色,像大地铺展的信笺,写满了归途的期待......玉米秆泛着成熟的浅黄,偶尔能看见有人弯腰收割的身影,每一寸土地都透着丰收的踏实。不知不觉间,车轮碾过庄里镇的街巷,窗外的景致刚晃过几帧,视线便猛地牵住-----路两侧我最偏爱的杨树,正齐刷刷地映入我的眼帘,瞬间扫去一路奔波的倦意。这几十米高的杨树,竟像被人用尺子量过、拿剪刀修剪过一样,棵棵高矮相近、粗细相仿,稳稳站成整齐划一的两列队,让我每一次看到心里都会产生疑惑,难道真的有人特意修剪过?这秋日的杨树叶已染上浅金,风一吹,叶子簌簌作响,好像在以它独特的语言轻声问候:“又回来啦?”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在路面洒下斑驳的光影,连车轮碾过的痕迹都变得温柔起来。
行至中途,目光忽然被路边的“秦大将军王翦墓”指示牌牵住。放慢眼光回望,古墓静静卧在秋日的田野间,朴素而庄重。两千多年前,王翦将军率师出征,走的或许就是这片土地上的古路,他的脚步曾踏过烽火狼烟,护佑一方安宁;而今,我沿着先辈走过的土地回家,脚下是平坦的公路,心中是对家的牵挂,古今的路在此刻悄然交汇。一瞬间,历史的厚重与归乡的温情交织在一起,让我忍不住感叹:千年岁月流转,不变的是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的家国情怀。
再往前,蒲城的轮廓渐渐清晰。这条路走了无数次,可每一次秋天的归途都格外动人——有杨树的金黄、秋田的丰硕,还有偶遇历史时的片刻驻足,这些细碎的风景,拼凑成了最安心的回家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