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秦闻讯(侯晓荣 记者 任荣)当龚莉宸指尖触碰到西安生物医药技术专修学院中医传承学院青“大医精诚”牌匾时,三年前终南山那场改变命运的邂逅突然在脑海中清晰起来。2025年8月25日,这位带着香港口音的18岁少女,成为该院历史上首位港澳台全日制师承班学生。
在西安生物医药技术专修学院中医传承学院全日制师承秋季班开学报到的日子,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与家长,怀着对中医的热爱与传承的梦想,齐聚中医传承学院。
在众多新生中,来自香港的龚莉宸同学尤为引人注目。她圆润的脸庞上总是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一双灵动的大眼睛闪烁着求知的光芒。龚莉宸出生于香港,父母均为香港本地人。因父母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她年幼时便随家人移居深圳,在深圳就读小学期间,她就开始接触传统文化。
一场邂逅埋下岐黄种子
2022年暑假,14岁的龚莉宸在终南山写生时,目睹年轻中医师将野菊花、薄荷等草药装入棉布茶包。“这些会'跳舞'的叶子,正在给城市人治病呢。”对方的话让这个自幼研习《黄帝内经》的少女怦然心动。如今她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仍夹着当时采集的银杏叶标本,叶脉间依稀可见当年记录的《药性赋》摘抄。
生于香港中医世家的龚莉宸,童年随父母定居深圳后便开启传统文化修行。
疫情期间,她在武当山修习中国传统文化,武术,琴棋书画,还阅读《古文观止》等国学经典,后又在北京一所国学院系统学习儒家文化,并初步研习中医课程。这位多才多艺的姑娘还热爱艺术,包括各类乐器及声乐,拉丁舞、敦煌舞等多有涉猎,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气质。
在武当山习太极时,她熟识了经络穴位,北京国学院背诵《伤寒论》到深夜,敦煌舞的旋转中体会“气韵生动”。
香港姑娘的师承制体验
北京求学期间,龚莉宸的父母通过线上直播了解到刘金田院长的教育理念,对学院的师承制教学模式十分认同。这种注重临床实践、强调跟师学习的方式,让他们相信孩子能在此获得真才实学。经过深入了解,龚莉宸与同在北京就读的董轩宇同学一同报名,成为西安生物医药专修学院首位香港籍学生。
在普遍采用院校教育的香港,龚莉宸选择内地“师承制”引发关注。“我要学的是把脉时的'指尖芭蕾',不是实验室里的试管。”她展示的跟师笔记上,刘金田院长“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批注与拉丁舞步示意图交错。
如今梦想成真,她倍感欣喜。谈及家庭背景时,她介绍外婆常以中医方式为家人治病,舅公是中医学院教授,舅舅则是医院药剂师。得知她选择中医之路,家人都给予全力支持。她表示将珍惜在校的每一天时光,不负青春韶华。
中医传承学院作为一所开放包容、没有围墙的高等学府,期待未来能吸引更多港澳台学子前来求学。相信这里定能培养出医术精湛、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中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