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文晨 通讯员 罗文艳)“您好!请提供身份证、户口本、退役证、惠民一卡通,我们给您登记信息……”9月19日,在西安市临潼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正在为退役军人办理返乡报到手续。
退役军人是保家卫国的英雄,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民生关怀的重点群体。“十四五”以来,临潼区始终坚持以退役军人需求为导向,将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抓手,以创新思维、务实举措在社会化拥军、英烈精神传承等领域持续发力,为退役军人及军属筑起坚实保障网。
“现在来临潼旅游,不仅能免费坐拥军巴士,享受景区门票优惠,连吃饭住宿也能享折扣,切实感受到了被尊崇的滋味!”退役军人许如广在体验临潼拥军服务后,由衷点赞。
社会化拥军是保障退役军人权益的重要支撑,临潼区充分发挥文旅资源富集、驻军兵源集中的优势,以“文旅+拥军”为突破口,撬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2023年,全区发起企业“崇军荟”召集令,迅速汇聚金融机构、旅游康养、医疗养老等领域50家企业,如今成员已达87家。
华清宫作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在景区打造了老兵驿站,累计为退役军人关爱基金捐款20余万元,并邀请退役军人及家属免费观看《长恨歌》《12·12》演出;秦皇医院作为临潼区首家“拥军医院”,落实“优先、优待、优惠”政策,为行动不便退役军人提供免费救护车接送服务,设立住院专项基金,开展义诊4000余人次;全区建成2公里“双拥示范街”,19家爱国拥军门店、1条拥军巴士专线,为退役军人提供免费交通、消费减免等服务。
同时,临潼区不断拓宽拥军领域,积极打造“拥军学校”“拥军景区”矩阵。临潼铁路中学设立“国防班”,优先保障军人子女入学;《复活的军团》演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文旅项目和文旅单位均推出拥军折扣,逐步构建起“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拥军服务体系,让退役军人获得感、荣誉感持续提升。
“每次参加祭英烈活动,看到先烈们的事迹,都忍不住热泪盈眶,这是对心灵的洗礼,更是对红色基因的传承。”参与祭英烈活动的市民王女士感慨道。
英烈精神是民族的宝贵财富,临潼区从硬件建设、氛围营造双管齐下,让英烈精神代代相传。硬件上,新建英烈纪念园,于2025年清明节前夕以最高礼遇迁葬36位散葬烈士遗骸,600余名各界代表齐聚纪念园,礼兵护送、敬献花篮、宣读祭文,让英烈“归队团聚”。如今,纪念园已成为缅怀先烈、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
在氛围营造上,2022年临潼区组建英烈事迹“五进”宣讲团,邀请烈士后代、大学生加入,深入机关、学校、企业、军营、社区开展宣讲30余场,让英烈故事深入人心;每年9·30烈士纪念日,组织社会各界集体为许权中等烈士敬献花篮;同步发起线上祭扫活动,“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活动吸引近万人参与“指尖致敬”表达哀思。
此外,临潼区还挖掘抗美援朝老兵事迹,走访慰问46位抗战、抗美援朝老兵,记录烽火故事,拍摄红色影像,让老战士成为“活教材”,在全区营造崇尚英烈、学习英烈的良好风尚。
临潼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社会化拥军,丰富英烈精神传承载体,为退役军人提供更精准、更优质的服务,让尊崇与关爱持续照亮退役军人的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