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王伟伟)9月26日,2025年陕西省青少年田径冠军赛暨陕西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田径联赛在陕西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田径场鸣枪开赛。为期三天的本次赛事由陕西省体育局、陕西省教育厅联合主办,陕西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承办,吸引了全省78所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1158名运动员参赛,成为展现陕西青少年田径实力与体教融合成果的重要平台。
90余个小项覆盖全组别,田径新秀竞逐赛场
本次比赛设置100米、200米、400米、800米、跨栏、接力、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标枪等90余个小项,全面覆盖田径主要竞技项目;同时划分男女高中组、初中组、小学组六个组别,为不同年龄段青少年运动员提供公平竞技、展示自我的舞台。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比赛汇聚了多位陕西田径的优秀青少年选手参赛,其中包括2025年陕西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暨陕西省第十八届运动会(青少年组)资格赛女子3000米冠军韩佳彤、男子400米冠军杨昊航,以及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女子跳高前八名得主孟瑾颐、男子跳远前八名选手韩梓鑫等选手,他们的赛场角逐,无疑让观众们对本次比赛充满了期待。
在26日上午的男子初中组100米预赛中,代表西安市89中参赛的赵陈炯渊表现不错,他从45人、6组的竞争中突围,成功晋级决赛。“起跑发力后蹬还不够充分,但途中跑和冲刺能力发挥了训练水平。”赛后这位本土作战的西安选手坦言,自己从后宰门小学到89中,始终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氛围中成长,也因此爱上田径,“今年西安市市运会上,我在初中组200米比赛中获得了第六名,没能站上领奖台很遗憾,这次进了百米比赛的决赛,目标就是冲击前三名,争取不留遗憾!”
体教融合提质效,基层力量助成长
相较于往年这项赛事平均不足70所省级体传校报名的规模,今年参赛学校与人数的大幅提升,成为陕西田径项目普及度、参与度、竞技水平稳步提升的直观体现。据陕西省田径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赛事进一步强化体教协同,由省体育局、省教育厅联合把关,对选手参赛资格进行精细化审核,通过完善制度加大了维护青少年田径赛事环境的力度,“从报名到预赛,整体秩序更规范,也让比赛更具公信力。”
赛事举办的背后,基层青训教练的坚守与付出同样感人。来自宝鸡市太白县的闫天让教练,首个比赛日全程专注关注弟子表现,不时用手势提示选手调整情绪、优化技术动作。“这次带了15名队员来西安,孩子们大赛经验少,需要多在高水平赛场打磨。”作为陕西竞走名将王朝朝的启蒙教练,闫天让还分享了弟子的成长故事:“2016年王朝朝从中长跑转项练竞走,仅一周就在宝鸡市青少年比赛中拿了10公里竞走第五名,我当时就觉得他练竞走有天赋,后来送到省队跟着王列东教练训练,经历世锦赛、奥运会低谷后,终于在不久前的东京田径世锦赛上夺得了男子20公里竞走银牌,看到他成为世界顶级选手,我特别自豪!”
如今,闫天让仍扎根基层:组建宝鸡市太白县桃川镇中心小学竞走队,每周往返20公里到咀头镇中学选苗子、做训练,还自掏腰包给孩子买电解质水和降温用品。太白县咀头镇中学初三学生唐浩博就是他发掘的田径苗子。“闫教练看我身高、腿长,一开始让我练跳高,后来发现我腰背部的柔韧性不足,就让我改练400米和跨栏了。”第一次来到西安参加省级大赛的唐浩博虽然未能在这次男子初中组400米预赛中脱颖而出、闯进决赛,但他对本次比赛的组织工作却赞不绝口,“没能进决赛,还是自己太紧张了,不过,西安的赛场环境、计时设备、专业裁判和贴心的志愿者都非常棒,这次参赛的经历让我开阔了眼界、收获了回忆,也找到了差距,回宝鸡我会加倍努力的!”
对于本次陕西省青少年田径冠军赛暨陕西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田径联赛的举办,陕西省田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项赛事,是对体教融合政策的实践和推进,通过比赛,我们给更多在校园里坚持训练的队员们提供了比赛和开阔眼界的好机会。我们今后会持续推进体教融合,推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规范发展,积极推进中小学田径项目普及工作,深入挖掘全省各高、初、小学资源,不断完善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推动陕西田径运动向着更快、更高的目标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