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李佳明 记者闫鹏飞)近年来,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深度融入农业发展浪潮,山阳县乡村振兴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做出重大战略调整,正式收回原以租赁模式运营的六处食用菌基地,全面转向自主经营模式。这一举措是公司顺应产业发展规律、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步,标志着公司在深化农业产业布局、推动转型升级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过去,租赁模式虽在一定程度上盘活了资产,但在标准化生产、技术升级、品牌建设和产业链延伸等方面存在局限性,难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的发展优势。转为自主经营后,公司能够直接掌控生产全过程,有利于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销售,实现从“管资产”到“管产业”的根本性转变,为食用菌产业的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转型初期,食用菌基地率先种植的黑木耳表现优异,长势喜人,年产量可达十万斤,总产值约三百万元,实现丰收,为自主经营模式赢得了“开门红”。丰收时便销售干木耳3万余斤,销售额达一百余万元;中秋节销售精品黑木耳8000余盒,市场反响热烈,成功打响了区域特色产品的第一炮。此次转型不仅是经营模式的变革,更是公司服务“三农”、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使命担当的深刻体现。
在取得黑木耳种植的初步成功并积累宝贵经验后,公司乘胜追击,选取中村、户家塬两镇作为滑子菇试点种植区,进行多品种培育的探索。试点工作科学规划,精细管理,预计年产量可达二百万斤,总产值五百万元,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显著成效。通过引入现代化种植技术,滑子菇产量和品质得到双重保障。与黑木耳形成呼应的是,滑子菇同样也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产品品质获得广泛认可。这一成功试点,不仅验证了自主经营模式在不同菌类品种上的可复制性与高效性,更与黑木耳项目共同构成了公司食用菌产业多元化、品牌化发展的良好开局,形成了“黑木耳打响品牌、滑子菇扩大战果”的协同发展态势,极大地激发了当地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形成了“试点先行、效益引领、辐射带动”的良好局面。
产业的成功转型与高效运营,离不开公司上下的同心协力和奋力拼搏。面对转型初期的各种挑战,公司领导班子率先垂范,深入生产一线,精准研判,科学决策。全体员工不畏艰辛,并肩作战,在生产管理、技术攻关、市场开拓等环节精益求精。正是这种“领导带头、员工发力、齐抓共管”的团队力量,确保了从黑木耳的初战告捷到滑子菇的试点成功,实现了基地的平稳过渡与高效运营。这种高效运营模式,迅速突破了原有发展瓶颈,使食用菌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并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坚强保障,更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持续稳定增收,形成产业增效与群众增收的良性循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彰显。
展望未来,公司将在黑木耳与滑子菇等品种成功实践的基础上,继续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稳步扩大自主经营规模,持续深化产业链建设,努力将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做优,使其成为助推区域农业现代化、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示范性产业。相信通过不懈努力,公司的食用菌产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山阳县县域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