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西安博物院馆藏珍品“鎏金错银卧虎形镇”:凝固在金属上的秦汉礼仪与匠心

西安博物院馆藏珍品“鎏金错银卧虎形镇”:凝固在金属上的秦汉礼仪与匠心

2025-10-11 20:34:53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王娇莉 见习记者 宋可青 张桢璐)西安博物院收藏的四件“鎏金错银卧虎形镇”近期引发人们关注。这组珍贵文物不仅展现了秦汉时期高超的金属工艺,更承载了古人席地而坐的礼仪文化。

据介绍,这四件铜镇形制大小完全相同,均为盘卧的猛虎造型。虎身通体鎏金,其间以错银工艺装饰,虎首回首,阔口宽鼻,双目微睁,形态自然,栩栩如生。

在秦汉及更早时期,人们习惯席地而坐。为避免起身或落座时折卷席角、影响仪态,席镇应运而生,专门用于压住席子的四角。《论语·乡党》中“席不正不坐”的记载,也印证了当时对坐姿礼仪的重视。因此,席镇不仅以其重量和造型保证了席面的方正,更暗含了对身份秩序的守护,是抽象礼仪规范的物化体现,通常以四个为一套使用。

而这组文物所采用的“错金银”工艺,又称“金银错”,盛行于战国中晚期至西汉。它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将实用功能与艺术价值完美结合,是古代金属装饰工艺的杰出代表。

这组“鎏金错银卧虎形镇”,无疑是研究秦汉时期社会生活、礼仪文化及金属工艺的重要实物资料。

(编辑:薛诗彤)

(责编:荆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