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清明节,每个中国人都能随口吟出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清明》,是诗人杜牧因身处异乡不能回长安少陵原祭祖,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千古诵传。
杜牧号樊川居士,晚年叶落归根,居住在长安樊川,病逝后葬于长安区少陵原司马村南,故后世称其为“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除了《清明》,杜牧广为流传的名诗还有很多。《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长安秋望》: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长安区建成杜牧纪念馆,位于大兆街道司马村。馆内陈列着《樊川文集》的各种版本,从宋代刻本到现代影印本,见证着其流传的深远,是重要的唐诗文化传承基地,近年来通过清明诗会、研学活动等形式持续推动唐诗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