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振满在社区志愿服务日为居民维修家电
修理小家电的地方难找,专业师傅更是凤毛麟角。小家电维修这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困扰着不少社区居民。在莲湖区枣园街道利君西社区,居民遇到这样的事共同想到的是“找赵师傅”。他们口中的赵师傅,就是社区“能人工作室”那位为人朴实、技术精湛的义务维修能人——赵振满。
他已有30多年家电维修经验
10月25日,当记者在社区见到赵振满时,他刚为一位居民修好一把老式电吹风机。黑色棒球帽、蓝色外套,加上鼓鼓囊囊的工具包,是他的标志性形象。打开工具包,从螺丝刀、钳子,到各种规格的螺丝垫片、胶布、铁丝、开关,一应俱全,简直是个“百宝囊”。每一件工具都擦拭得干净利落,见证着主人的用心。
赵振满是西安利君制药厂的退休职工,从小就对无线电有着浓厚的兴趣。1990年,他通过专业深造获得家电维修资格证书,至今已有30多年的维修经验。
2020年,利君西社区成立“能人工作室”志愿服务组织,他得知消息后报名加入,开始为居民提供免费维修小家电服务。从此,每月18日的社区志愿服务日,成了赵振满最忙碌也最充实的时段。一大早,居民们就陆续拿着烧水壶、电饭锅、电吹风机等小家电,在他的维修摊位前排起长队。
“经常有居民着急地描述电器故障,手忙脚乱地比画,生怕漏掉什么细节。赵师傅往往听上两句就能准确诊断出问题所在。”社区工作人员杨媛说,他总能为居民修好一件件本该“下岗”的旧电器,同时还不忘细致地讲解小家电的日常使用和保养方法。所以,居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家电“诊疗师”。
30多年的维修生涯里,赵振满修过的家电非常多,小到手电筒、剃须刀,大到电视机、电冰箱,物品价值从几十元的台灯到几万元的手表不等。尽管经验丰富,他仍然坚持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既能娴熟地维修那些上了年头的老电视、老电扇,也能精准地搞定最新的压力电饭煲、空气净化器。
他把居民的“麻烦”变成了“安心”
不仅在社区,赵振满的手艺在西安亦小有名气。不久前,家住长安区的李女士专程坐了一个多小时地铁赶来。“我是在广播上听到咱社区有这么好的便民服务,特意找过来的。”她解释道,母亲的收音机已经用了30多年,虽屡出故障,老人却始终割舍不下这份情感。找了周边很多修理店都说修不了,她只好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麻烦赵师傅。
当时正在家里午休的赵振满得知情况后,没有丝毫耽搁,第一时间赶到社区。他仔细检查后很快找到了“病因”,不一会儿就让这台充满情怀的老收音机重新传出了清晰的声音。“我七八年前囤的零件终于派上用场了。”看着修复如初的收音机,赵振满开心得像个孩子。有居民被赵振满的精湛手艺和热忱服务打动,想要为他写表扬信,他却摆摆手说:“这有啥好写的,都是举手之劳。东西修好了,大家用得舒心,我就高兴。”
除了每月固定的服务日外,平时只要居民一个求助电话,无论是灯坏了、插座没电,还是缝纫机出问题,赵振满都会带上他的“百宝囊”上门。有人问他这样忙前忙后图什么,这位朴实的老师傅总是笑笑说:“用我这点修理的手艺,能帮邻居解决点麻烦,比在家闲着有意义。”
一双手,一份耐心,赵振满用自己精湛的技艺和热忱的服务,把居民的“麻烦”变成了“安心”,让陌生的邻里关系化作了温暖的守望。这束微光,或许并不耀眼,却照亮了寻常日子里社区居民最真实的幸福。 文/记者 李东峰 图/受访社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