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向社区报到”!陕西志愿服务吹响深耕基层集结号

“向社区报到”!陕西志愿服务吹响深耕基层集结号

2025-10-28 18:13:23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姬娜)“‘报到’不是一个动作,而是一种态度,一种工作方式,更是检验志愿服务工作的试金石。”10月28日,陕西省志愿服务联合会新任会长高中印在“志愿服务组织向社区报到”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为陕西志愿服务发起冲锋号。从换届到部署,从学习到动员,一场关于“陕西志愿服务联合会怎么干”的蓝图在一天之内清晰铺展。

重心下沉,服务就在“家门口”

“社区是群众生活的基本单元,是感知民生冷暖最直接的前沿。”高中印强调,推动志愿服务组织向社区报到,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举措。未来,陕西将建立“群众点单、社区派单、组织(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闭环机制,让服务精准对接“一老一小一困”等群体的急难愁盼,以及社区治理中的难点痛点。

当前,基层治理面临服务资源不足、专业力量薄弱等挑战。我省拥有750万名志愿者、5万个志愿服务组织,这是参与基层治理的宝贵资源。通过建立报到机制,可以有效整合分散的志愿力量,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和统筹协调下,参与网格管理、矛盾调解、应急救助、文明创建等具体治理场景,变“被动响应”为“主动融入”,为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活力。

告别“一阵风”,走向“常态化”。陕西将聚焦实施一批“小而美、见效快、可持续、群众得实惠”的品牌项目,让志愿服务从“活动化”真正转向“项目化、常态化、品牌化”,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温暖。

赓续“秦人善事”,打造“秦志愿·勤服务”品牌

陕西的志愿服务,根植于深厚的“善”文化。从孙思邈的“大医精诚、施药济贫”,到阎敬铭建丰图义仓的“积谷防饥、仗义济民”,再到《吕氏乡约》的“患难相恤、邻里相扶”,这份流淌在秦人血脉里的担当,如今正以新的姿态绽放。退役军人“红星闪耀”逆行出征、路生梅扎根陕北五十载守护生命、熊宁青春奉献高原等新时代志愿故事,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仁者爱人”的传统美德交相辉映。

为此,陕西将整合打造“秦志愿·勤服务”品牌,让三秦志愿者脚踏实地、勤恳奉献的形象深入人心,使志愿服务成为更多人的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

“引领、联合、服务、促进”,四篇文章这样写

如何将宏图变为现实?高中印紧扣“引领、联合、服务、促进”八字职责,擘画了清晰路径。

强化“引领”,把准方向。坚持党的领导,推动志愿服务组织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理论宣讲、政策宣传,把广大志愿者紧紧凝聚在党的旗帜下,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深化“联合”,打破壁垒。优化全省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实现志愿者注册、项目发布、服务对接、时长记录、评价反馈等全流程“一网搞定”。同时,广泛联系企事业单位、高校等社会力量,加强跨区域合作,构建覆盖全域、衔接顺畅的志愿服务网络。

优化“服务”,当好“娘家人”。通过队伍建设、能力提升、资金支持、丰富项目等方式,为志愿服务组织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重点加强文明实践、应急救援、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生态环保、科普教育、文旅融合等专业领域志愿队伍建设,用好陕西志愿者培训学院,定期开展交流研讨、项目展示、技能比武、典型宣传,打造充满激情、技能过硬的队伍。

实化“促进”,营造好生态。健全志愿者褒奖激励和权益保障机制,完善志愿服务站点布局。加强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志愿服务工作,围绕“三个年”“八场硬仗”等中心任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和民生服务第一线彰显价值。

“‘向社区报到’不是一句口号,它让我们有了更强大的专业支持和更规范的服务体系。”社区工作者姚美珍感慨道。她期待,随着报到机制的落地,社区能获得更稳定的志愿服务力量,共同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

(编辑:钟雨琪)

(责编:舒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