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姬娜)“我们要紧盯群众日常‘微需求’,精准实施一批‘小而美、见效快、可持续、群众得实惠’的服务项目!”10月28日,在陕西省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现场,陕西省慈善协会金星级志愿者、初木公益志愿者服务队队长温西顺听到新会长发言后,频频点头。作为一名肢体三级、听力一级的多重重度残疾人,他用20多年的坚守,走出了一条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不凡之路。

从受助者到助人者
“小时候,班主任堡老师每天接送我上下学。”回忆起童年,温西顺声音哽咽。正是这份温暖的启蒙,让他在成年后毅然投身公益,将爱传递下去。
2012年,他的公益脚步延伸至镇安山区。起初,他独自资助一名困难学生。随后带动身边人共同参与,从1个到10个,逐年扩大。截至2023年,他带领团队累计资助困难学生241名。
他创立的“合约助学”模式,以“一对一结对、定期反馈、长期跟踪”为核心,确保每一分善款落到实处。项目累计资助困难学生超1000人次,发放助学金110万元。
因长期深入山区学校,温西顺被11所山区学校聘为“爱心大使”,“温爷爷”成了孩子们口中亲切的称呼。
助残先进个人
2005年,温西顺被聘为西安市未央区三桥火车站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他深知残疾人的艰难处境,也更懂得彼此扶持的意义,后来被授予“陕西省助残先进个人”等称号。
2014年,旬邑县残疾人作家连忠照来西安求医。温西顺得知后,立即联系医院,并开车接送、陪诊。术后住院期间,他每日探望、鼓励。这份真情相助,让连忠照重拾信心,后来连忠照不仅当选陕西省道德模范,还创作出《钗头凤》等文学作品,用笔书写生命力量。

2015年,温西顺倾尽全力帮扶蓝田县“卖水女孩”侯小妮的事迹感动社会,被重庆卫视邀请赴渝录制专题节目,向观众讲述陕西志愿者的温情与担当。
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参会后,温西顺说:“作为残疾人志愿者,我会继续团结更多爱心人士,继续做好‘合约助学’,切实帮助山区孩子完成学业;同时推进社区精准帮扶项目,关爱困难重度残疾人和老年人,让他们老有所乐,我也是老有所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