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培育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科技沃土”

培育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科技沃土”

陕西日报 2025-11-05 00:10:05
分享到:

42岁的杨涛,是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副教授。他2019年带头成立西安数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耕AI智能无损检测。有理论技术、工程实践经验,可是怎样将这些转变成产品、咋推向市场、如何为行业服务等诸多问题让他琢磨不定。

随着陕西“三项改革”政策的落地,秦创原以服务换股权的方式使杨涛成为“合伙人”,让他的公司迅速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这是陕西科技创新征程中的一个缩影,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在推动发展中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的多篇重要文献,把党对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科技、教育、人才的战略支撑。陕西拥有110多所高校、1800多家研究机构以及200多万名专业技术人才,科教资源可谓得天独厚。如何将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科技创新无疑是关键的突破口。

科技创新是陕西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驱动力。从陕西实现1类创新药零的突破,到西安奕斯伟硅片12英寸硅单晶抛光片填补国内空白,再到隆基绿能单晶硅光伏电池和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刷新世界纪录,陕西的科技创新成果正不断从“书架”走向“货架”,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这些成果的背后,是陕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积极实践。

科技创新也是陕西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在昆明池上,搭载着全球首款L4级无人驾驶技术、“飞碟”造型的自动驾驶游船,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该技术源于陕西欧卡电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对水面无人驾驶技术的不懈探索。这是陕西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典型案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陕西正通过科技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等领域实现跨越发展。

科技创新还需要良好的创新生态来滋养。陕西有效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的问题,让科研人员能够安心投入到创新工作中;打造“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平台体系,建成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1家,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40家,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支撑。在良好的创新生态下,陕西不断涌现科技创新成果。

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书写更加辉煌的陕西发展新篇章。

(编辑:李嘉诚(见习))

(责编:荆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