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杨正中 毛彤 刘政鑫 王姝月 记者 王伟伟)秋日晨光中,空军第6届国际学员周“训练日”拉开帷幕。来自多国的学员通过心理行为训练、轻武器模拟射击、装备观摩及军事科目演示等环节,在深度互动中淬炼本领,增进理解,共同书写跨越文化的军事交流篇章。
首站,学员走进空军工程大学心理行为训练中心直面战场“心”挑战。VR虚拟现实与暗视野多维情景训练系统构建出沉浸式战场环境:5D模拟训练场内,声光电交织,学员随座椅转动体验山地战术场景;VR大空间训练区中,40平方米定位空间内,传感地板捕捉动作,立体声系统模拟枪炮轰鸣,学员在设定场景中模拟作战行动。
“太震撼了!”泰国学员玛菲亚感叹道。学员在无光密闭空间内协作前行,通过触觉与听觉判断方向,在特殊环境中提升心理抗压能力。
数智模拟射击室内,学员手持模拟枪械,模拟对抗实战的“预演场”。三维仿真技术实时调整靶标移动速度,高精度传感器捕捉握枪稳定性与瞄准角度,弹道偏差即时显示于屏幕。新加坡学员黄鈺权完成点射后,向身旁学员请教握枪技巧:“你们的稳定性训练方法,让我很受启发。” 器械训练区内,哑铃片叮当作响,单杠比拼气氛热烈。我军学员粟晟轩与新加坡学员李顺展开较量,双方咬牙坚持,难分高下。“中国战友的毅力与标准,值得学习!”李顺紧握粟晟轩的手说道。
装备零距离触摸“硬核”战斗力,在营区装备展示区,导弹发射车、装填车、电源车依次排开,构成完整防空作战体系。学员围拢在发射单元旁细致观摩,肯尼亚学员博纳亚通过翻译与官兵深入交流:“以往只在资料中见过这套装备,今天亲手触摸雷达操作面板,才真正感受到它的技术成熟度。”
欢迎会上,部队领导向学员赠送《孙子兵法》,这本跨越千年的兵书成为连接各国青年军官的文明纽带。训练场上,部队快速机动、装备撤收与架设一气呵成,展现高强度战场执行力。演示结束后,学员踊跃提问:“如何在高强度行动中保持通信畅通?”我军学员张岩用流利英语分享经验:“依赖的不仅是装备,更是战友间无数次的磨合与信任。”
“训练日”圆满结束,却留下长存记忆。学员们在技能精进中互学互鉴,不同文化背景融汇成更广阔的视野。这段共同经历,为未来成长与发展搭建起坚实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