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甜过蜜糖!靖边沙壤红薯撑起乡村振兴“钱袋子”

甜过蜜糖!靖边沙壤红薯撑起乡村振兴“钱袋子”

2025-11-15 20:06:45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白凌燕 记者 赵丽莉)初冬时节,靖边县龙洲镇龙二村的红薯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刚出土的红薯裹着湿润泥土,在阳光下泛着诱人光泽,村民们穿梭田垄间捡拾、装运,欢声笑语与农机轰鸣声交织,奏响了一曲热闹的丰收乐章。

作为靖边特色富民产业的核心产区,龙洲镇依托独特自然禀赋,让昔日的“寻常作物”红薯成为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金疙瘩”。龙二村地处龙洲镇北部,沙壤土质地疏松、透气性佳且富含多种矿物质,加之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气候,为红薯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产出的红薯表皮光滑、色泽鲜亮,口感香甜软糯且营养丰富,凭借优良品质成为当地响当当的“土特产名片”。

“这片20多亩的红薯,亩产稳达5000至6000斤,现在一斤能卖1.5元,根本不愁销路!”靖边县龙泉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杭玉美捧着刚挖出的红薯喜笑颜开,“今年不光红薯收成好,红葱、萝卜、南瓜也都长势喜人,又是一个丰收年。”负责销售的王朝曦补充道,当前收获的红薯已有三分之一被批发商在地头直接收购,剩余部分全部入库储存,“等到春节前后,红薯价格预计能翻倍,效益会更可观。”如今,便捷的物流让靖边红薯轻松销往本地及内蒙古、宁夏等周边省市,市场认可度持续攀升。

红薯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鼓起了种植户的腰包,更让村里的闲置劳动力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当地村民刘俊强一边麻利地捡拾红薯,一边算起收入账:“在合作社打工,除草、施肥、收薯都能干,一天能挣200元,一年下来能挣近3万元,既能顾家,又能有稳定收入,比出去打工舒心多了。”据了解,该合作社现有20余名像刘俊强这样的务工村民,红薯地里的“烟火气”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近年来,靖边县立足沙壤资源优势,将红薯种植作为特色富民产业重点培育,积极探索“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引领,推动红薯产业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销售。龙洲镇作为核心产区,持续放大自然禀赋优势,不断延伸产业链条,让特色种植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如今,越来越多的靖边村民借着特色种植的东风增收致富,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小小红薯,正承载着靖边群众的致富希望,铺就出一条产业兴、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编辑:薛璐(见习))

(责编:钟雨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