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白凌燕 记者 赵丽莉)眼下正值胡萝卜成熟采收季,在靖边县东坑镇陆家山村的胡萝卜加工车间内,流水线高速运转,新鲜饱满的胡萝卜经过清洗、分拣后整装待发。来自武汉的客商熊焰盯着传送带上色泽鲜亮的胡萝卜,满脸笑意:“靖边胡萝卜品质好、产量稳,我们常年合作,今年光我这儿就订了5000吨!”

作为全国四大胡萝卜生产基地之一,靖边县近年来围绕胡萝卜产业精准发力,按照“扩规模、优品种、提质量、增效益”的发展思路,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绘就了“良田结金果、农户笑开颜”的丰收图景。截至目前,全县胡萝卜种植面积达10万余亩,核心产区覆盖东坑、宁条梁镇,辐射三岔渠、王渠则等多个乡镇,形成了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格局。

“要想胡萝卜卖得好,品种和技术是关键!”靖边县园艺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任春风介绍,为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县园艺技术推广中心每年从国内外引进40至60个胡萝卜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经过多年筛选,雷肯德、松滨六号、红金刚、艾米丽等一批适配本地气候土壤的优良品种成功“扎根”,成为农户放心种植的“优选品种”。

在种植环节,靖边更是将“科技范儿”贯穿全程。从种子缠绳、丸粒化处理提升发芽率,到机械化精量播种、起垄2行或4行种植提高效率;从覆盖无纺布、喷施液态膜保墒防草,到水肥一体化灌溉精准供给养分、绿色防控技术守护生态,一套“胡萝卜优质高效栽培集成技术”让传统种植彻底“改头换面”。“以前靠天吃饭,种得累还产量低;现在靠技术增产,省心又增收!”种植户们纷纷点赞。

品质过硬,销路自然广阔。如今的靖边胡萝卜,不仅走进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国内一线城市的菜市场和超市,更漂洋过海出口至韩国、越南、缅甸、日本等东南亚国家,凭借优良品质赢得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可。这背后,既离不开100余名专业销售经纪人的“牵线搭桥”,更得益于规模化产业带来的市场话语权。
“我承包了800亩地种胡萝卜,亩产稳定在五六吨,虽然价格会随市场浮动,但有固定客户兜底,根本不愁卖!”熊焰的话道出了靖边胡萝卜产业的底气。依托稳定的产量和优质的品质,靖边已形成成熟的“订单农业”模式,不少客商提前签订采购协议,从田间采收、车间加工到市场配送,构建起高效畅通的供应链体系。
丰收的喜悦,最终要落到农户的“钱袋子”上。据靖边县农业农村局主任科员张浩介绍,当前胡萝卜种植每亩总成本约3500元,明细清晰:土地租金1000元、种子900元、无纺布200元、滴灌费用150元、底肥330元、追肥320元、农药160元、机械作业费 260 元、人工管理费 180 元。“成本算得清,收益看得见,随着单产提升和销路拓宽,农民种植胡萝卜的收益逐年增长,现在每亩净收益可观,胡萝卜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产业’。”
如今,行走在靖边的田间地头,成片的胡萝卜田绿意盎然,加工车间里机器轰鸣,运输车辆穿梭不息。这座塞上小城,正以一根小小的胡萝卜为纽带,串联起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书写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