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全运会 | 做浪头上的勇者

全运会 | 做浪头上的勇者

新华社 2025-11-16 09:01:10
分享到:

抱着冲浪板,坚定地向海中走去,“扑”地一下扎入水中,朝浪心划去。一个大浪卷来,便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再出现时已在海的深处。不知穿过了多少个浪,直至抓住一个完美的浪头,迅速起身站上冲浪板,在这个“属于自己”的浪中转向、腾空……

正在汕头市南澳县青澳湾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冲浪比赛中,选手们一次次重复着这样的动作,但对于他们来说,每一个浪都是独一无二的。

11月13日,福建队选手林珊珊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

24岁的福建选手林珊珊在女子短板八进四的比赛中遗憾止步。海水还在发丝滴落,她一脸轻松,对于这个成绩已经十分满意。“上一届陕西全运会我也参加了,那也是冲浪第一次纳入全运会比赛,我得了第六名。这一次并列第五名,不错了。”

“我们现在的选手普遍都在15、16岁左右,而且很多都有国外训练的经历,我这个年纪,已经算很大了。”自称为“老将”的她接着说道,“但我是真的很享受冲浪时的感觉,每一个浪都是未知的挑战。”

冲浪运动在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上正式成为比赛项目。我国的冲浪运动起步较晚,但近年来正被更多的年轻人喜爱和接受,不过总体仍属于较为小众的新兴项目。

目前,大型综合性赛事的冲浪比赛普遍为短板项目。相较于长板,短板技巧性更高,观赏性更强。比赛中,选手两两一组展开较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多个浪的驾驭,裁判根据动作难度、类型、多样性及选手的力量、速度和动作流畅度综合评分。

11月13日,浙江队选手刘博文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

14日上午的男子短板1/8淘汰赛中,浙江队17岁的刘博文成功做出了“反手顶转”的动作。“15分钟比赛时间里,我们可能有90%以上的时间都在划水找浪,真正能冲起来的时候也就3到7次。”刘博文告诉记者,他们的得分会从中挑两次最高分相加,因此每一次好的动作完成都十分重要。

“可能你前面的分数一直不如对手,但在最后一分钟成功抓到了一个浪并很好地驾驭了它,可能一下就会逆转,这也是这项运动的魅力所在。”刘博文说,“这项运动对我来说十分自由,我看到浪就会兴奋,想到更刺激的地方去做大动作,争取更高的得分。”

“这是一项勇者的运动。”赛间休息,正在为队员做理疗的四川队体能教练牟俊羲道出了他的感悟。“选手们每次自己都不知道会做什么动作,会根据浪的实际情况临时编排,像长而缓的浪可能就会设计更多的动作,短而陡的浪则会选择一个大的动作冲击更高的评分。”

“勇气和决心非常重要。攻击更危险的地方自然也更容易摔倒和失败,但这也无疑考验着你的技术和勇气。”牟俊羲说。

11月15日,四川队选手杨思琪(右)和广西队选手文金仪在比赛后拥抱。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

一天的比赛结束后,正在珠海读大四的郑凯琳隔着栏网不愿离去。“我算是一个冲浪爱好者吧。这次知道全运会比赛在这里,我专门跑过来,就是想看看专业的运动员是怎么比赛的,收获很大。”对于为什么会喜欢上冲浪这项运动,这个姑娘不假思索:“我觉得那一刻在浪中专注且勇于挑战的我,是最美的。”


(编辑:李溢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