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全运会丨古韵新声:粤剧醒狮“破圈” 岭南文化正青春

全运会丨古韵新声:粤剧醒狮“破圈” 岭南文化正青春

新华网 2025-11-16 23:43:57
分享到:

当传统粤剧遇上现代舞台、千年醒狮变身潮流盲盒……承载岭南文脉的粤剧与醒狮,正在借全运东风加速“破圈”,在传承创新中焕发新生。

“明月长夜瑞气生,漫天醉妙韵……”水面之上,戏台缓缓升起,熟悉的旋律轻柔流淌,婉转的粤剧唱腔随之飘来。来自粤港澳的三代粤剧名家共同唱响《彩云追月》,将观众带入岭南水乡的意境之中,展现着传统岭南戏曲的魅力。

11月9日,演员在开幕式现场演唱。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11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上的这一演出惊艳不少观众,让粤剧成为不少人热议的焦点。

事实上,这并非这一古老戏曲首次“破圈”。

2009年,由广东、香港和澳门联合申报的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承载着三地人民共同情感记忆的粤剧,近年来通过不断创新,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粤剧、爱上粤剧。

今年10月,深圳原创首部跨界融合新粤剧《决战之燎原》上演,凭借“戏曲+网游+科技”跨界合作,吸引了大批游戏粉丝和粤剧爱好者的关注,首演便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

这部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出品,深圳市粤剧团打造的创新粤剧,在坚守粤剧传统表演程式和美学规范的根基上,融合中国传统戏曲元素与现代舞台技术,同时以国风国潮的编曲理念重塑粤剧唱腔。创新表达赢得了市场认可,开票15分钟票房就超20万元,成为戏曲行业少见的热门。“当传统粤剧遇到创新表达,便焕发出惊人的票房号召力。”深圳市粤剧团团长彭庆华说。

近年来,通过持续推动粤剧进校园、编撰系列丛书《粤剧表演艺术大全》、推出粤剧精品剧目等方式,粤剧正在焕发新的生命力,实现“破壁”“出圈”:4K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刷新中国影史戏曲类票房纪录,吸引不少年轻人首次接触粤剧就成为“自来水”(发自内心地喜爱);广东粤剧院打造“新年睇大戏”“周末睇大戏”“名家演出周”等城市粤剧演出品牌,上座率不断提升,而且六成以上都是年轻观众……

“希望以技术承载戏曲匠心,让传统文化焕发活力。”粤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粤剧院艺术总监曾小敏说。

而在另一片赛场,醒狮同样以青春姿态“跃”入公众视野。

醒狮闪转腾挪,神态惟妙惟肖,灵动的演绎赢得全场喝彩……13日,十五运会群众展演舞龙舞狮项目南狮传统决赛,在南狮发源地佛山收官。

如果问本届全运会最火的吉祥物周边是什么,“三国醒狮萌团”盲盒或许是很多人的答案。这款融合岭南醒狮元素与全运会吉祥物的创意产品,甫一上架便被抢购一空,线上线下频频断货。记者走访多家官方特许零售店,都看到“盲盒已售罄”的通知。有店员感慨:“实在太火了,供不应求。”

醒狮并未止步于节庆表演,而是持续以多元形式融入当代生活——舞剧《醒·狮》融汇广东狮鼓、木鱼说唱、南拳等非遗元素,以现代舞台语言诠释醒狮精神,不久前斩获“文华剧目奖”;《雄狮少年》则从电影延伸至音乐剧,使醒狮跃升为现象级IP,触达更广泛的年轻群体;广东各地也积极推动“醒狮操”“醒狮街舞”,将传统动作融入街舞与课间操,让非遗与现代元素充分融合……

“很多非遗项目都是在适应时代发展中不断地进步,才呈现出今天我们所见的生机。”狮舞(广东醒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广州市龙狮协会会长赵伟斌感叹。


(编辑:李溢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