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阮班慧)立冬过后,正是柿子甜软多汁的时节,但64岁的曾阿姨却因贪嘴付出了代价。近日,她一口气吃下多个黄灿灿的柿子后,突发腹部绞痛难忍,被紧急送往西安工会医院就诊,最终确诊为小肠机械性肠梗阻,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


更惊险的是,治疗期间曾阿姨病情突然恶化,出现腹腔积液症状。普外科李兵主任医师、武永强主任医师、杨攀主治医师组成的医疗团队第一时间启动紧急手术,术中竟从其肠道内取出一枚比鸡蛋还大、坚硬如石的“柿石”。“这枚柿石死死卡在小肠里,就像高速路上的巨石挡道,直接导致肠道‘交通瘫痪’,若不及时手术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李兵主任医师形象地解释道。

为何香甜的柿子会变身“胃里石头”?医院普外科专家介绍,柿子中含有较高的鞣酸,尤其是未完全成熟的柿子,当鞣酸与海鲜、鸡蛋、牛奶等高蛋白食物相遇时,会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这些沉淀物会不断裹挟食物残渣,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大,最终形成坚硬的柿石,堵塞肠道引发梗阻。每年秋冬季节,科室都会接诊多名类似的柿石症患者。

为了让大家既能享受柿子的美味,又能保障健康,医生特意送上“安全吃柿指南”:一是认准成熟度,选择表皮橙红、手感软糯的成熟柿子,其鞣酸含量已大幅下降;二是拒绝空腹食用,最佳食用时间为饭后半小时,每日食用1-2个即可,切勿贪多;三是远离高蛋白食物,食用柿子前后避免吃蟹、虾、鸡蛋、牛奶等;四是特殊人群需谨慎,老人、儿童消化功能较弱,是柿石症高发人群,食用时应格外注意;五是吃完及时漱口,柿子中的高糖、果胶与鞣酸组合易腐蚀牙齿,引发蛀牙。

西安工会医院普外科提醒广大市民,柿子虽甜,切勿贪嘴。若食用柿子后出现腹痛、腹胀、呕吐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转发这份吃柿指南,让这个冬天的甜蜜不留健康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