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走进铜川市印台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一件事一次办”“帮办代办”等导引牌清晰醒目,工作人员主动询问需求,窗口前办事群众往来有序。
办理业务越来越便捷,是印台区营商环境不断向好的印证。
优化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纪检监察机关强有力的监督保障是重要一环。印台区纪委监委将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与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深度融合,紧盯“吃拿卡要”“推诿扯皮”“审批慢”等问题,强化监督执纪力度,压紧压实有关部门职能责任,促进作风转变,以监督执纪“硬约束”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如何摸清阻碍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困难和问题?印台区纪委监委发挥“室组地”联动优势,组建监督检查组,深入企业、政务服务大厅、职能部门等开展监督检查,同企业和项目负责人、商户面对面交流。
“我们紧盯发改、审批等关键部门,通过‘清单化+嵌入式’监督,了解是否有多头审批、重复审批、变相审批以及主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效能不高、‘吃拿卡要’、野蛮执法等问题。”印台区纪委监委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宋建玲说,“发现问题后,要求有关部门立即整改,对涉及违纪违法的问题线索第一时间处置。”
今年上半年,印台区纪委监委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纪检监察组在梳理12345平台信息时发现,有企业反映关于项目审批程序方面的问题,随即督促区发展改革局、区行政审批局研判整改。
之后,印台区建立“企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对新注册企业和拟落地项目提前开展审批前“精准辅导”,发放“审批流程清单”,避免企业人员“反复跑”;对重点产业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审批时长压缩50%以上;推出“证照管家”提醒服务,累计提醒375次。
如今,在印台区纪委监委的监督督促下,职能部门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帮办代办”专窗,推出“政务问诊—分类解题”服务模式,对“一般题”快速解决、“复杂题”专班攻坚、“疑难题”联席研讨;区政法系统畅通司法“快车道”,优化“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区公安系统对重点企业落实“一企一警”“一企一策”,及时对接企业需求。
在铜川市绿色铸造产业园,招商主管王旭感慨:“如今,办项目审批手续有工作人员主动询问帮助,‘绿色通道’也让项目落地更快了。”
“我们将继续通过开展精准有效的专项监督,督促各职能部门落实责任,推动各项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落地,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印台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蔡会琼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