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的精度,决定着民生福祉的温度。西安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兴隆派出所以“警医共治”为突破口,直面群众就医急难愁盼与医疗安全防控痛点,将警务服务深度嵌入诊疗全流程,实现了“涉医警情下降、民生服务升温、医患关系和谐”的三重跨越。
“过去,药房遇到纠纷,等民警赶来得半小时。现在,警务室就在门诊楼旁,民警1分钟就能到现场。”11月10日,西安国际医学中心药房工作人员的感慨,道出了共治前置的实效。
针对医院面积大、突发情况响应慢的痛点,兴隆派出所与该院联合在门诊楼1楼、住院部大厅关键位置设立“警医共治警务室”,创新实行“1名民警+1名辅警+2名医院安保”常驻模式,将警务力量直接部署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
警务室不仅配备急救包、防暴器械等应急装备,还放置户籍指引手册、业务办理流程图,既是处置突发事件的“安全堡垒”,又是服务群众的“临时窗口”。截至目前,警务室累计快速处置药品纠纷、突发冲突等事件68起,排查整改消防通道堵塞、监控盲区等安全隐患42处。
“本以为卧床养病没法办身份证,医保报销都成难题。没想到,李警官直接来病房帮我拍照、采集信息,办好了证件。”拿到新身份证的患者张先生说。
以往,长期住院、术后行动不便的患者,常会因身份证过期、丢失等问题影响医保结算,往返派出所又增加健康风险。这一民生痛点,在兴隆派出所民警李鑫组建“警医共治上门服务专班”后得到解决。
今年10月,李鑫接到患者家属求助,老人因骨折住院时丢失身份证,急需补办以完成医保结算。她立即携带移动办理证件设备赶往医院,在病床边帮老人完成了身份证照片采集。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日均接诊超5000人次,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突发情况多。以往,群众报警时常因“说不清具体位置、关键信息滞后”而延误警情。
针对这一问题,兴隆派出所与医院联合打造“一键报警+快速联动”智慧应急体系,让科技成为响应提速的“助推器”。民警张创在门诊大厅、护士站、急诊室等重点区域布设“一键报警”装置,直接联网派出所接警平台与医院安保室。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医护人员或群众按下按钮,即可同步传输现场位置、语音信息,无须重复说明情况,实现“报警即联动”。此外,警务室接入医院重点区域监控系统,民警可实时观察人流情况,提前预判拥挤、冲突等风险,推动安全防控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预防”转变。
医患纠纷不仅影响诊疗秩序,还可能引发过激行为。针对这一难点,兴隆派出所与西安国际医学中心摒弃“医院自行调解、警方事后处置”的传统模式,创新建立“警医联调”机制,将调解端口前移。“警医联调”机制运行以来共调解医患纠纷57起,推动涉医警情同比下降41%。
“我们将与西安国际医学中心持续深化‘警医共治’模式,在智慧防控升级、服务场景拓展等领域探索新举措,不断织密健康安全守护网。”兴隆派出所所长张鹏说。










